返回

第十章 全民焦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章 全民焦点 (第2/3页)



    原来的多伦港,是由一个小渔港,慢慢的向外拓展,一步一步的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整体上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就好像货物装卸,进出仓,这些道路往往都交错在一起,经常导致那些不熟悉码头工人,将货物送到别人的仓库里面,或者是把货物送到错误的船上面去,结果就是产生了不少的纠纷。

    而且原本是渔港的多伦港,因为后期经济的发展,慢慢加入了商业港口的公用之后,渔船和商船混杂在一起出入,也制造了不少麻烦。

    不过在易子鱼看来,其实多伦港最大的问题,是在船舶的设计上。原本的多伦港在船舶设计上相当的不合理。大船和小船经常混杂的停泊在一起,结果就导致了一种很尴尬的局面——装满货的大船,可以出发的时候,却发现在不知不觉间,周围的船位,已经停满了众多的小船了。

    要知道,大船出航调头的时候,需要的空间是要比小船大得多的。所以一旦有小船停靠在大船的周边,就会导致出航倒船的空间不够,从而引发碰撞。因此,大船船主,得经常的花很大的力气,找来小船的船主,让他们借到。

    当然了,这种种的因为在设计上而带来的问题,被码头的管理人,通过良好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已经把这些问题的发生率降到了最低,让码头的工作生产显得仅仅有条。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牺牲效率和耗费大量人工的基础上的。所以当易子鱼在收集了重建的意见之后,就决定索性把多伦港按照自己所熟悉的那种现代化港口来建设了。

    身为下一代易家家族掌门人的易子鱼,对于贸易码头,当然不可能陌生。所以,在易子鱼研究过港口管理处提供的一些信息之后,一如多伦港的码头吞吐能力、泊位水深、泊位数量、岸边装卸机械效率、库场面积、堆存货物周期以及前后芳散集货物的搬运能力的硬件之后。多伦港要怎么修复,他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草案在心里面了。

    多伦港,因为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往来增加,其实已经慢慢的出现了乏力的情况,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处在泊位不足上面。易子鱼看了之前多伦港的俯视图,发现其码头的形式是顺岸(码头前沿平行于岸线的码头)也就是水面单位利用率最低的一种设计方式。

    码头是港口的生产线,想要提高一个港口的生产效率,就必须要配合码头所处的港口水域,设计出一个最适合的码头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利用好港口的每一片水域。让没一艏停靠的船只,拥有最佳的作业水上面积——包括码头外水域、内水域、和连接水域。

    所以易子鱼更加多伦港的不同的水位,设计了几种码头分区。通过这种设计,不但把渔业区和商业区分开,也很好的把装卸货的通道给明确的划分出来,从船只入港开始,到出港为止,都有一道调理清晰的程序可以走。看着易子鱼所画出的草图,以及设计出来的那些码头——顺岸(码头前沿平行于岸线的码头);突堤(码头轴垂直于岸线或与岸线斜交的码头);敦式(在水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