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博物馆里的拦路人 (第2/3页)
中,王小天依然是一个人走在最后面,时不时的看两眼周边的景色,倒是显得很惬意。
柳诗语也没有和黎琳相互挽着,其实拍照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接下来就看她这位黎大记者的运作能力,而下面的旅程已经是可有可无,她之所以还留下来,是想陪一陪柳诗语。
“王小天,我们下一站去哪里?”柳诗语回过头来问道。
“山脚下有一个博物馆,去那里看一看吧。”王小天头也没抬的说道,来的时候就已经把路线确定好了,正好逛完了人民公园就可以去博物馆,也顺便当歇歇脚了。
……
青城县博物馆,其实也是在四平山的烈士纪念塔落成后才建立的,当初县政府考虑到就是展现四平山的历史。
不过,随着近些年的发展和古玩市场的兴起,这家博物馆也被灌入了新鲜的血液,不光旨在还原过去历史,也从全国各地调集了大量的传世和出土文物精品。
并且成立了一个现代化的实验室和文物修复技术室,承担着青铜器的保护、书画装裱、纸张的保护、壁画彩塑保护、古建筑和民族文物的保护、文物与环境、文物复制技术等工作。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有不少文人义士进行了文物捐赠,最著名的要数九零年那会儿,一位法号叫‘大兴’的九华老和尚,所捐的一个两汉出土的金身佛头像。
当时这件事可是惊动了不少文物界的专家学者,江南省博物馆馆长何浩天先生想以高价收购这枚佛头像,都被青城县政府拒绝,最后这佛头像作为了馆里的镇馆之宝。
此刻,在这家博物馆的外面,三三两两的路过一些行人,但真正进去的却很少。作为本县城的居民,博物馆里的东西就算再新奇,该看的也都看遍了,这博物馆主要还是一些行里人开放的。
在博物馆的门外头,一个满脸沟沟堑堑,看不清有多大岁数的老人,正佝偻着身体坐在一张竹椅上,他干枯如树皮的手掌正拿着一个旱烟斗,放在嘴里吧唧吧唧的抽着。
这年头能够抽旱烟人的已经很少了,老人悠闲的坐在竹椅上,抽了一口烟后,眯缝着眼睛看着外面马路上来往的行人和车辆,眼神里似乎充满了回忆。
对于这个老人王小天并不陌生,记得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对方就在这里了,是这家博物馆的守门人,一个月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