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六章 初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十六章 初一 (第3/3页)

点,就算打不好,也不会出错。

    “嗷吼!”

    随着一声虎啸,大虎一家子头上顶着布扎的红花,首先奔出们去。

    “哇!”

    一阵喧哗惊叹,从门外传来。

    “走起来!”

    王石大喝一声,四个年轻小伙子把两只狮子往身上一披,踩着鼓点,跟着搔首弄姿就出了门!

    “哇,这是什么?!”

    “俺知道,是狮子!”

    张骞出使西域,狮子就传入了中原,虽然大家伙都没见过,不知道的人占多数,但也有少数人稍稍了解。

    两只‘狮子’扑出门,做出挠痒痒、舔毛、抓耳挠腮、打滚、跳跃等各种动作,虽然在王石看来,还不太灵活生动,但却让村民们惊叹连连。

    跟着狮子舞的,是竹马。

    一大群毛孩子骑着竹制的小马儿,乱哄哄的涌出院门。

    本来正规的表演是有许多动作的,譬如有马头高竖好似马啸长空,马撂后尾似御敌回击,马卧、马咬蚕等等,而且表演者还要是小姑娘小媳妇,才能演的更细腻,jīng致。不过老村正提议让毛孩子来演,反正也就是博村民们一乐,王石就不去管那么多了,毛孩子就毛孩子吧。

    这些毛孩子出门就放肆发挥,能做啥动作就坐啥动作,艺术xìng一点没有,不过却挺滑稽,惹得人群轰然大笑。

    “那是大牛家的小山娃子!”

    “我家小胖儿!”

    “铁蛋儿!铁蛋儿!”

    人群里,有孩子表演的父母都昂首挺胸,特别骄傲。

    随着竹马出门的,是旱船。旱船用竹条做成骨架,上面披着麻布,边边角角挂着布扎的花,里面的小姑娘打扮的花枝招展,用两根布带子把旱船跨在肩上。旁边是小伙子扮演的艄公,手里还拿着桨,鼻子、脸上还抹了面粉,打扮的像个小丑。

    旱船出门,一会儿三五成群,一会儿一字排开,踩着鼓点声乐,船里的姑娘唱着诗经里边的民歌,与“船公”默契配合,时起时伏,随着“波浪”旋转、颠簸,犹如在水上跑船。

    王家村旁边就是大河,村里没有几个人不会划船,所以表现的活灵活现,像真在水上划船一样。

    “好!”

    “唱得好!”

    村民们看的真切,不由大声叫好。这时代,诗经广为流传,尤其是里面的一些民歌,更是大众化。所以许多人都听得明白,还有不少人跟着唱呢。

    接着出门的,竟然是两只狗。

    大黄和二黑额头上也带了布花,二娃和牛儿居然骑在大黄二黑身上,各自拿了一根竹竿,一边驾狗奔驰,一边喝喝哈哈的使出王石教授的一些枪法,做出马上斗将的一系列动作。

    如果光看两个孩子交战,恐怕不少人都会叫一声好。但再看看他们胯下的两只狗,不由得有些啼笑皆非。

    恐怕没人骑着狗上战场吧?

    于是村民们愣了一下,继而哈哈大笑。

    ‘骑狗上战场’之后,门里面居然蹦出个光着膀子的壮汉!

    认识的人一看,却不正是潘凤嘛。

    潘凤光着上半身,露出浑身肌肉,脸上还沾了络腮胡,一双眼睛瞪得像铜铃,手里举着大板斧,口中呀呀呀的大叫着冲了出来。

    村民们一愣,不知道这是啥意思!

    “俺乃盘古氏,看俺开天辟地!”

    这家伙大喝一声,一斧子劈下,还真有点开天辟地的气势。

    “哦!”

    村人们恍然大悟,原来是扮的盘古氏啊。

    随着盘古氏出场的,是项羽和刘邦。

    两个小伙子戴上霸王和高祖的假面,一个凶残霸道,一个王者风范,相携而出。

    “是楚霸王和高祖!”

    人群里有人叫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