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逼迫刘备 (第2/3页)
不加以严惩的话,那军法何在?大汉军威何在?”
众人虽然都有些不喜董卓落井下石的作为,但是却也无话可说,毕竟他说的都是事实,如果张飞不是刘备的义弟,如果刘备不是卢植的弟子,或者是换一个人做出这样的事情的话,卢植肯定二话不说,就下令将他斩首了。
这个时候董卓又对刘备说道:“玄德公,我久闻你是一个有才德的人,你说应该怎么处置你的这个结义兄弟?我可要提醒你一下,他犯了军规,破坏了朝廷平乱大计,你如果不严惩他的话,那就是不忠;他辱骂你的恩师,差点把他气的晕厥,你如果你严惩的话,那就是不孝;他破坏了军机大事,延误了我们平乱的时间,致使全国亿万百姓不能早曰脱离苦海,还会致使我们多损失数亿的大汉将士,你如果不严惩他的话,那就是不仁;而你如果拒绝做出选择,而把决定权推还给你的恩师,让他老人家两难的话,那就是不义。就算你为了结义兄弟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名声,你也要为你的恩师想一想,他如果不杀你的义弟以正军法的话,那他就会陷入不忠;如果他杀了的话,又会陷入不仁。你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自己决定,这样所有的罪名都是你自己一个人背负,却免去了你老师的为难;二是把决定权推还给你的老师,让你的老师去背负不忠或者不仁的罪名。”
周围的皇甫嵩和曹艹等人听到董卓说出如此诛心的话,都不由的变了脸色,虽然他只是帮刘备把两种选择的得失明明白白的分析出来。从表面上看他没有丝毫的恶意,而且还一副我是为你好的样子,但是在其话语下隐藏的险恶用心在场的人都能听得出来,他这么做完全是堵死了刘备所有的退路,逼着他必须马上做出选择,而且不管选择哪一个,都会对他的名声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在一番权衡之下,看起来是严惩张飞影响最小:虽然会有人说他不顾结义之情,有些不义,但是这也算是大义灭亲,总算还能解释的过去。
可是刘备担心严惩了张飞之后关羽也会对自己离心离德,到时候自己孤家寡人,还谈什么成就大业?
在犹豫了一阵之后,刘备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想出了一条绝妙的计策:苦肉计,我自己以身代罚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