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五十九章 秦元与孟武交手(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五十九章 秦元与孟武交手(五) (第2/3页)

夫常年跟着一个商人在外地跑买卖,很少回来。而他们还没有孩子,因此,家里就只有白氏一个人。不过这白氏虽然长得颇有几分姿色。却是很守妇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来没有听说过她有甚么绯闻。

    到了近前,秦元问:“黄氏所说的看见白氏跟人私通的地方在哪里?”

    捕头徐指了**离两家的房子大概百余步的一处洼地:“她说的就是在那里上司大人,非诚勿扰!。”

    秦元看了看,果然有几棵树木。而且相对比较偏僻,周围没有人家。秦元问:“既然这个白氏是单独一个人在家里,要私通,怎么不接到家里来?反而要在野外呢?搞得被人撞见。”

    捕头徐道:“这个我们也问了,那白氏是矢口否认这件事情。黄氏说可能是因为两家挨得很近,而黄氏家孩子也经常去她家玩,她害怕被撞破吧。”

    “嗯……”秦元点点头,这个说法倒也有理,不过,相比外面,在家里还是要安全很多,要是怕人打扰。可以把房门从外面锁上,再翻窗进入。诸如此类的办法很多啊。

    秦元来到了屋子前,看了看。房门锁着的,还贴了封条,便问里正:“白氏不是有丈夫吗?他还没有回来?”

    里正道:“没有回来,也不知道他在哪里,没有办法带信去给他。他应该还不知道白氏杀人的事情。”

    秦元问道:“村里对这个案子怎么看?”

    里正道:“大家都觉得白氏杀人的可能性不大。”

    “为什么?”

    “她很守妇道的,心里也很善良。要说她杀人然后支解尸体。这个,大家都觉得有些不太相信。”

    “村里人对她的印象看来还不错了?”秦元眼前浮现出那个戴着沉重枷锁跪在大堂上楚楚可怜的美丽少妇。

    “是啊。都觉得她挺好的,不太相信她会跟人私通。而且。本村的风气很正的,从来没有出现过私通这样的事情。”

    秦元没有在讨论这个问题,他吩咐里正等人在远处等待,屋前就只有他和捕头徐、仵作三个人。他让捕头徐把封住的大门打开,并没有马上进去。他看过案件的现场勘察绘图,但是没有眼前实物那么直观,那是平面图,所以一时还不能跟眼前看见的情况相吻合。

    捕头徐很善于察言观色,马上上前介绍当时的现场勘察的情况:“房屋没有什么奇特的,厨房的地上很干净,根据白氏所说,杀人的现场在厨房,她就是在那里推倒她侄儿摔死的,然后她在厨房进行了分尸。可是我们来勘察的时候,厨房里什么都没有发现,只发现了一把菜刀,是在厨房外面的小水塘里找到的,是根据白氏交代之后找到的。上面有血迹。”

    秦元心中一动,如果真的是按照白氏所供述的地方找到了菜刀,而这把菜刀又证明就是分尸的凶器,那就属于“先供后证”,也就是根据口供找到了尸体、凶器等等物证,那证明力就非常的强,是决定性的证据。但是,麻烦的是,这把菜刀现在跟尸检情况有不可解释的矛盾。菜刀的刀刃在砍断那么多根骨头之后,居然没有半点卷曲和豁口。这个重大的疑点不能排出的话,有无法证明这把菜刀就是分尸的凶器。

    当然,要是在现代社会,还有别的解决办法,那就是提取菜刀上的血迹进行dna鉴定,如果证明是死者的,便可作为证据使用了。可惜现在是明朝。

    他来到了厨房,农村的厨房都很大,灶台上有好几口锅。地上是青砖铺着的,非常的干净,而且这种干净很象是用清水冲刷过的一样。他蹲下身,仔细察看地上的青砖的缝隙,希望能找到血迹或者碎肉什么。可是他失望了,什么都没有发现。

    秦元抱着双肩,瞧着地上思索,要是现场什么都没有发现的话,这个案子在重要证人都翻案之后,按照现有的证据恐怕就不好定案!

    他不死心,目光继续在现场搜索。

    他蹲下身观察,终于。他发现了墙角的大水缸后面有一个小窟窿,是通向外面的。他赶紧出了厨房后门,在相应的位置,却没有发现有排水沟。他便对捕头徐道:“挖开这里!”

    捕头徐赶紧找来了一把锄头,挖开了秦元指示的地方的泥土。很快,就听到锄头当的一声,撞在了什么硬东西上。赶紧刨开泥土,便看见下面一块青石板。把青石板揭开,下面是一条排水沟,很臭。

    秦元让捕头徐沿着排水沟。把所有的青石板都揭开,他则顺着排水沟检查。

    排水沟里有多种的杂物,大多是一些青菜碎叶,还有米饭啥的。他都取了出来,放在一块青石板上。慢慢地察看。

    突然。他眼睛一亮,看见了一小堆的垃圾里,有一块小小的碎骨!

    他拿起这碎骨观瞧,可是看不出这到底是人的骨头还是什么猪羊动物的骨头。

    他把骨头放在了一边,又接着找,接下来,他又发现了好几块碎骨,都非常的小。看不出究竟是什么骨头。

    可惜,要在是现在,经过法医鉴定。是可以搞清楚这些骨头究竟是不是人的骨头,以及是不是死者的骨头。可是这是明朝。

    除了碎骨之外,他还找到了一些头发。但是在缺乏现代法医鉴定手段的古代,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排水沟连接的尽头,就是发现菜刀的那个小水塘,在距离白氏的屋子不远的一个低洼处。在出水口附近。也发现了一些头发还有几块碎骨。

    发现和提取碎骨和头发的经过,他让仵作制作了勘察笔录。并绘制了发现地点的现场图。

    检查完现场之后,秦元绕到了厨房后面察看。他到了后面,立即就发现了一堆稻草!

    这里有稻草,不过,进村沿途看见了很多农户家的房前屋后都有稻草。所以,不能把白氏家的稻草跟尸体尸块上面发现的稻草必然地联系起来,还需要寻找进一步的重要证据。

    稻草放在这里做什么?稻草又能做什么?

    秦元向站在远处的里正招了招手。里正赶紧跑了过来,哈着腰望着他。

    秦元指着那一堆屋后的稻草道:“这些是做什么用的?”

    里正看了一眼,陪着笑说:“是用来引火、烧火的。”

    “引火、烧火?”

    “是啊,我们这都是稻田,每年收了稻子,这稻秆就没有用了,便晒干了用来在灶台生火、烧火。”

    秦元听了,不由眼睛一亮——灶台?!

    他不动声色点点头,挥挥手,示意里正可以走了。

    等里正走了之后,秦元也进了厨房,他来到灶台前,蹲下身,逐一查看了几个灶台口。每一个里面都有一些灰烬,还有一些没有烧完的稻草!但是,灶台前面的地上,却没有一根稻草!很可能是被人清理过了。

    秦元吩咐捕头徐把几口锅都抬起来,放在一边。然后,逐一检查灶台里面的情况。没有什么异常。他便亲自伸手进去慢慢地摸索,把里面发现的异物都取出来察看。

    当他在最大的一个灶台的灰烬里摸索的时候,他感觉到了灰烬里有一个什么东西,拿起来一看,立即,他的眼睛亮了!

    但是,他什么话都没有说,若无其事地把那东西又扔进了灶台里。接着又往下一个灶台摸索。

    等到他把所有的灶台都全部摸索一遍之后,他叹了一口气,吩咐捕头徐把锅子都放了回去。

    见到他双手被灶台里的锅底灰弄得漆黑,仵作赶紧的打了一盆水给他洗手。

    秦元洗好手从正门出来,里正忙道:“大人还要去什么地方勘察吗?”

    秦元摇摇头:“不用了,我们只是顺带看看的,准备回去了。”

    “大人查案辛苦了,又是第一次到我们村来,小的已经准备了薄酒,想请大人赏光。”

    秦元笑了笑点头答应了。

    里正也就是村长,是县衙最基层的干部,跟他们搞好关系,也方便办公,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古代现代都一样,干什么都讲关系。既使是公事,有关系就好办事。下级需要上级的关系,其实上级也需要跟下级搞好关系,方便政令畅通。所以,村正请客吃饭。只要没有什么别的什么事由,这个脸面还是要给的。

    来到里正家,在门口站在一个人,是个胖子,满面春风躬身而立。望着前呼后拥的秦元施礼。

    双方见礼之后往里走,这里正的家宅院很大。房舍不少,还有丫鬟仆从,看样子家境很好。酒宴设了两桌,捕头徐他们被安排在了另一桌。

    秦元在里正的引领下,来到正堂。这里已经摆下了一大桌的山珍海味。秦元自然被安排坐在了主位,两边是胡不为跟里正作陪,其他的乡绅坐在下首。

    里正介绍了这位胡不为,说他祖上便是富豪,到了他这一代,更是家财万贯,他有心造福当地百姓,所以找了乡正这个差事。便是想给乡亲们谋福祉。

    原来这位胡不为是个富二代,看来应该是用钱谋到了乡正这个职位,而这个职位又给他带来了更多的财源。

    胡不为举杯道:“诸位。今天,咱们乡来了一位贵客,是咱们县令大老爷身边的执衣秦大人,他为了咱们赵庄村发生的命案,是操碎了心,不辞辛苦。亲自到咱们这穷乡僻壤来调查,咱们作为地主。要是不尽心款待,照顾好秦大人。那咱们赵庄村可就没有面子了全职业武神最新章节!今天,要是谁给秦大人敬酒拉稀摆蛋,老子姓刘的就给他好看!”

    当下,向秦元敬酒,请秦元喝一杯,他自己则喝了两杯。

    这一来,那些人赶紧的纷纷给秦元敬酒,也是秦元喝一杯他们喝两杯。说了不少奉承的话。秦元是来者不拒,反过来给他们回敬,让这些乡正、村正和乡绅们是受宠若惊,连声说大人为人亲和,爱民如子。

    这个话本来是说县令这样的父母官,此刻用在秦元的身上,自然是一种奉承了。秦元却不敢受,连连摆手说只是跟诸位一见如故,当做朋友看待,跟爱民如子没有关系,这些人更是感动,酒意之下,便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