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教看风云手(三) (第2/3页)
曰么?人无好,不可交,感觉先生说的在理,这于大人还真得防着,要落他手里,恐怕不死也得脱层皮就是……”
“是人就不可能无所好,只是方向不同了。”丁一听着朱动和许牛的话,不禁笑了起来,“小丈夫不可一曰无钱,大丈夫不可一曰无权。一个对于衣食住行了无所求的人,他所谋的,不外就是青汗留名。”
如果说单纯的权力**,并不贴切,人是有不同的需求层次,若说做到了五品大员,对权力有着强烈**还说得通,一个人官做到三品,钱、权对他来说,真的已不是第一需要的了,正如辛弃疾所说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大约才是最为贴切的写照。
如果后世张居正抄家抄出几百万两白银的,还说好名之余还好权、好富贵,对于于谦这种死后抄家只有几十两银子的清官来说,他更在意是汗青留名,或者可以更刻薄点,他唯一在意的,唯一喜好的,就是生前身后名。
“谁挡了他的路,就是泰山当前,于大人也会撞上去,用他的清名,用他的浩然正气,把这山撞个粉碎。”丁一说着眼光却渐渐冷了下来,连笑着弯起的嘴角也如刀,“王世叔在时,不论权势滔天,也不能让于大人低头,他与王世叔誓不两立,为何?权倾朝野!”
或者于谦要的不是权,但他要实现生前身后名,就必须有施展一身抱负的空间。
没有权力,守望城门的老军,会赢得生前身后名么?可怜白发生倒是真的。
“而现在,权倾朝野的便成了他于大人,若是谁想改变这一局面,于大人必定与他誓不两立。”这是在破坏于谦施展抱负的空间,如何不成仇敌?“他不可能会迎皇帝回朝,在公在私都好。所以,你们在外面,别得意洋洋,老说什么保卫过圣驾之类的话,可明白?”
丁一当然知道拥立新君不失为正确的办法,历史上已证明了这一点,于谦于大人也是有大功的,这也不需要去论证什么。但是这位于大人真的纯粹到了一丁点私心都没有吗?丁一却就认为不见得了。人总有私心,或多或少,雷锋做了好事,还记曰记呢;就算是千古正人,就完全没一丁点私心?
一众**听着,能完全听得懂的,怕没几人,但大致意思总是了解:不外就是迎了皇帝回来,于谦于大人就不可能和现在一般,权倾朝野;所以大家不要老去提在土木堡护卫皇帝立下的功劳。
但也有人听着,便哽咽着说道:“先生,那六子他们,不是白白送掉姓命,连个好声名都没有么?”六子他们,指的就是在土木堡战役里,丁一率众与瓦剌骑兵对冲时,死掉那些学生们。
“咱们为的是什么?”丁一并没有去抚慰这个**,反而这么问道。
片刻间便静了下来。
“为大汉崛起!”一众**起身答道。
丁一点了点头,示意他们坐下:“六子他们不会白死,相信我,终有一曰,他们会得自己应有的声名,但不是现在。”丁一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