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待从头(十二) (第2/3页)
不是人人都是于谦。为了青史留名,为了权力,可以无视日常生活上的享受!而明朝官员在京师靠俸禄过日,怎么可能过得舒服?一个月没有灰色收入,三个月没有灰色收入。他们也许可以忍,更长时间呢?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但当丁一开始建立起来这利益链时,便会产生一个错觉:他因此而拥有一个看似有着极大利益的位置。这就会使得其他人对这个位置有兴趣——勋贵里精明的人,其实并不多。便如武力过人的刑天,他更习惯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勋贵已经习惯了用他们超乎普通人的身份来解决一切问题,获得利益,能看完丁一这个局的人,并不见得太多。
丁一可以肯定,当他做起来之后,建立起这个利益链条之后,必有人对他这位置——又能讨好宫里的贵人,又能在北直隶的江湖拥有超然的地位,又看似能赚到大把的银子——感兴趣。只要丁一肯退让,定然不会缺少愿意接手的人。
“那不是咱们还得自己出钱雇账房先生、跑腿的小厮等等?”柳依依就不明白了,生意还有这么做的,这真的想不亏损都难,“如此下来,恐怕把京师以外那百分之一贴进去,咱们家每个月还得填上几百两银子!”
丁一点了点头,却是说道:“我要赚的,不是银子。”
不过柳依依也是商场老手,略一思索就明白过来。
贴钱的生意,谁乐意做?
待到丁一回容城去了,若是按着他所说,总归有人接手,只要不愿贴钱,接手的人绝对万夫所指。
接任者会发现,除非自己贴钱,否则根本不可能维持这样的利益链条,这其中完全就是没有好处。但他们第一反应不是甩开这烂摊子,会来接手的人,第一反应就是没好处的事谁干?所以他们会沉溺于寻找丁一到底是怎么样在这其中得利的。
当他们清醒过来时,就会发现,别说获利,就收支持平,也只有几条路好走:要不就给宫里送钱减少一部分;要不就给行会里的护院少发一些钱;要不就对京师以外的打行、帮派多收些银子。
不论是行会里的护院,还是宫里的贵人,或是京师以外的打行、帮派,都会发现自己的收益要比丁一在管这事时少了许多。
利益,永恒的就是利益。
接手的人便没法做下去,江湖便会回到以前的江湖。
别说接手之后有了江湖地位,可以自己做点生意赚钱,然后学着丁一的法子,填钱来维持这利益链条。要镇住文官、武官、勋贵不敢暴起的人并不多,大司马的亲传弟子不多,孙太后能为之开口的也不多,石亨会为之站队表态的,更是不多,何况是这三方都愿意为同一个人背书,除了丁一,很难再找出第二个人。
文官、武官、勋贵集团一旦发作,什么江湖地位?
别说自己利用这江湖地位做生意了,搞下去,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