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万事开头难(三)【月票还债-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章 万事开头难(三)【月票还债-2】 (第2/3页)

知县吓得一身白毛汗,御茶啊,这位从头到尾没提过一个赐字,还敢嫌不好!所幸丁一也没有要求他表态是否认同自己的话,要不钱知县感觉大约昏过去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了。

    丁一真不忌讳这个,当着景帝的面他都敢说当皇帝每天吃那菜太可怜了。这人一整出风格来,还真就不算是个事。远的什么魏征之类就不提了,就说丁如晋他结义大哥李贤吧,他整天喷皇帝,李贤就那么点爱好,也没见景帝或是英帝找他事,喷久了,他要不喷还以为这厮在酝酿什么大阴谋呢。

    王直都提出“丁言”这概念了,也就是丁一不会说假话,这都风格化了,又不是去干涉立储之类的大事,说皇帝的茶不好喝又怎么了?只不过就是丁一敢说,钱知县就不太敢听,听着想哭罢了。

    所以茶没上他就急急把自己知道说了:“学生年幼时,曾有江湖豪客寻着天外陨石来寻家祖,但寻常炉火无法融炼,那江湖豪客大怒,威胁要杀个鸡犬不留,家祖父无法,只好去寻翻古籍……”

    这时皇帝赐的御茶拿了上来,钱知县看那器皿真是宫用御用的,不禁手也抖了起来,一副随时要羊癫疯发作的模样,好不吓人。丁一看着奴婢在置换茶叶,却笑着对钱知县说道:“不要说什么寻翻古籍,这话我不信。实话实说便是。”

    华夏向来有个很顽固的毛病,就是什么玩意都跟古董一样,越老越值钱。这毛病去到千百年后被武侠发扬光大之后,渐渐才成了笑谈。问题是这真不是武侠作者造的孽,向来如此的,国人有这习惯,动不动就是“人心不古”,好象古人就特别善良一样;“三代之治”上古三代就跟天堂一样也似的感觉。

    丁一是看出钱知县对自己出身有点自卑,拉出古籍来壮色,本也没什么,但真有什么工艺,别因为这环节,硬给牵强依会得莫名其妙才好,所以他才打断钱知县,提醒他直说就是,别乱扯。

    钱知县愈加有点尴尬,清咳了两声,大约是看在那御茶的份上,终于鼓起勇气说道:“实则是家母想出的法子,但真是从宋版书里中得到的法子,便是用‘瑞炭’来炼这天外的陨石,能比用木炭更佳……”

    丁一听着站了起来,他是知道明代就有用焦炭炼治金属的。但这年头又没搜索引擎,光是记得个名字有什么用?至于什么宋版书的‘瑞炭’,丁一因为这些日子也在想怎么弄焦炭、这年代有没有焦碳?所以也有看过相关于碳方面的书籍:宋代的瑞炭,是用来墓葬的!要说历史上从啥时有焦碳倒也罢了,若说是从这得到的法子,感觉那是白扯了。

    “令堂识字?”

    钱知县刚接过奴婢冲泡好御茶,激动之中下意识摇了摇头:“唉,匠户里的女子,哪有识字的福份……”话一出口就把自己呛了个大红脸,那边厢说他娘看宋版书得到做端炭的法子,这边又说他家老娘目不识丁,这宋版书不成还是连环画还是自带语音朗读?

    “家慈彰德府磁州人氏,故有此得。”钱知县不得不说了实话,他所说的地方丁一倒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