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闲游独木桥(五) (第2/3页)
先前他与杜子腾的问答,便能极好的体现这一点,当杜子腾有点疑惑地说道:“先生,恕弟子唐突,实在不明白为何先生要辞官来赴科举?”很明显,思维比较慎密的杜子腾,是不会相信丁一那套什么从小立志科举的说法。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檄书,武能安邦,文能治国,方是我辈当立之志。”丁一在马上笑着这么对杜子腾说道。其实他想说的话,却是:能考个证还是考多个证吧,天知道啥时候能用上?再说又不是考不上的,为啥不考?你没评过职称不知道没证的痛啊!
至于辞官避祸,丁一是不会去提起的,对于这一点,他看得很清楚,他现在的力量还不足以跟景帝对抗,哪怕杜子腾看明白了,丁一也不会自己去挑明这一点。其实,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刺杀冲他而来的根本原因。
因为丁一这个极为稚嫩的势力体系,看似有武有丁如玉;文有李贤、商辂;门下弟子逾千;江湖同道俯首;海贸、商铺广布两京十三布政使司;更有类似御史与厂卫混合体的安全衙门;勋贵更有英国公等等……
但其实这个体系是极为脆弱的。
只要抹去丁一这个点,立即就四崩五裂。
李贤和商辂是绝对不会与江湖豪雄或是柳依依手下商铺合作的;而安全衙门如果不是因为丁一的存在,早就被填入文官各派势力的人马之中;若是没有丁一,柳依依就是发疯了,也不会把钱投入办学的无底洞里;至于丁如玉,老老实实告老找个人嫁了,怕还能保住性命吧……
便是因为刺杀丁一,是最为快捷,最为有效可以让这个势力体系立刻崩散的办法,所以,与丁一敌对的各方,才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相同的办法。
而当丁一和杜子腾、李匠头奔到古北口的铁门关外,入关之时,杜子腾就拉住了丁一的缰绳,对丁一说道:“先生,弟子有罪!”丁一看着杜子腾认真的神色,不觉心中一沉,这厮和陈三一样,是被丁一寄予厚望的,怎么突然来说有罪?‘
却听杜子腾沉声说道:“先前先生与师叔推演军略之时,弟子抽了三十亲卫,十人先行探路,二十人跟在我等后方二里处。”这时节自然不是去训斥杜子腾擅作主张的时候,丁一点了点头示意他说下去,便听杜子腾接着说道:“直至进入铁门关之前,先行十人已有四组总共八人的斥堠,在沿途树上系上白色手帕示意周围百步无事,并向两侧继续搜索。”
也就是说,有一组应该在铁门内接应的斥堠,失去了踪迹。
“弟子以为,还是等后面二十骑会合了那八骑赶上来,再前行不迟。”杜子腾很郑重地向丁一劝说着,“还望先生,看在门下诸多弟子、学生的活计上,万莫以身试险!”他说的也是实话,丁一一旦有事,那雷霆书院是绝对散伙的,连他们这样弟子,前途也变得黯淡。
杜子腾很清楚丁某人的脾性,若是劝他千金之子不坐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