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一章 爪牙已初成(十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一章 爪牙已初成(十二) (第2/3页)

存在,就凭孤悬关外的几千兵,就算全是铁打的,一场场战事下来,又能撑得了几场。

    所以丁一很忙,忙到以身作则去帮忙挖一下陷马坑的作秀时间都没有。

    他先是向巴达玛派出了信使,又向脱脱不花同样派出了信使,更差人去把挞马赤伊基拉塔叫了过来。王越主动请缨要去充任信使,丁一开始是不同意的:“不行,万一脱脱不花那边有人要为难你……”蒙古人什么割耳削鼻的,不是没有,王越这种本就是世上名将,丁一是真舍不得,让他去冒这个险,太不值当了。

    但王越却很坚定:“学生入先生门下,前不能在猫儿庄为先生持旗,后未能于西直门外与先生并肩,却赢得容城弟子四字,每每念及,心中是有愧的。便君玥未到及笄之年,也已能为我师分忧,越安能无所事事?先生,便教弟子走这一趟吧,汉有班定远,明末未必便无王秀才!”

    他不说还好,这么一说丁某人听着是极为头痛的,因为王越有一个毛病,很显著的毛病,导致原本战功极为不错——所谓一旦上阵,敌人就不战而奔的他,在后世的声名不显,除了和宦官交联德行有亏之外,还有一条,就是邀功贪战。

    这还没出发,就先想着汉有班定远了。丁一是真心怕啊,别出去传讯之后,与脱脱不花说不下来,这家伙来个效班定远,那真的麻烦了,当下正色与他道:”其一,世昌不是使节;其二,草原今也非西域之势;其三,弱国无外交!“

    不是使节,只是丁一的私人信使,就没有正义性,名不正言不顺,连最不讲规则的草原人,在也先他父亲脱欢要称汗时,都不同意,因为没有黄金家族的血统,所以才去迎脱脱不花来,王越又不是明朝使节,怎么能跟班定远相比?

    而此时的草原,远远要比班定远出使时的西域,要强势得多,也没有那么多分裂的国家可供借势。再就是国势强弱才是能否借势而为的根本,要是大汉如南宋一般,班定远还能建立不世之功?谁在意啊?

    此时瓦剌还有许多在土木堡战败被俘的明军将士,先前连皇帝都被俘了,论国民生产总值还是繁华程度、文明程度的话,大明当然稳稳远胜,但要说国力强弱,很明显,大明就是处于弱势之中,这种情况下,谈什么班定远?

    丁一都几乎想跟他说药不能停了。

    响鼓不用重锤,王越本来就是聪明人,丁一这简洁三句话说将下来,细细一思,却是背上渗出冷汗,连忙整了衣冠,冲着丁一长揖及地:”弟子幸闻先生教诲,方知己谬!“因为丁一这三点,绝对是一针见血的,若是这样还不能刺醒王越,他也枉为史上名将了。

    但是王越并没有放弃,他仍然向丁一请求道:“先生真知灼见,弟子不敢有忘,然越为师服其劳之念不改,仍请信使之任!”他看丁一仍然没有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