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其血玄黄(十八) (第2/3页)
时有警起,也是脱不得身。”于谦也不是一味的乱喷,石亨不比丁一,随便就能辞官,但不止是石亨贪恋权位,更重要的是宣府、大同,的确时有鞑虏犯关,真要把石亨调去广西,只怕这边要出漏子的。
“唯有如晋?”景宗不得不悲哀地发现,丁一真的就是他唯一选择。
大明不是除了丁一就没人,问题云贵不还在打?宣大也是战线啊!能任事,早就派去了。
其实这个结果,不是现在就得出来的。
关于王骥和石亨,也不是现在景帝才能问于谦的。
而是第二次。
在召丁一进宫之前,君臣两人就进行了一场差不多的对话。
于谦此时却摇了摇头:“如晋怕是不肯去了,皇帝又不是不知老夫这劣徒的脾性。他便是一个顽劣的性子,若是托之以事,信他,用他,重他,他便生死不离,明知无路可行,也要硬趟出一条路来……”这说的就是丁一对英宗所做的事了。
“但若轻他,疑他,自然便推托得一干二净。便是硬逼他从了,也是心中生着倒刺啊。当日老夫便是提了那么一句教他去任少卿,结果京师危急他倒是没有推托,战后此子便硬要辞官。方才皇帝有些过了,只怕……”于谦苦笑着摇头对景帝如此说道。
“先生何以教朕?”景帝向于谦求援了,实在没有法子。
于谦想了想道:“先前与圣上提过,徐珵也是号称知兵的,又随丁如玉在南厮杀过……”
“此人不必再提,当日提议南迁之事,朕不曾忘怀!”景帝一脸的厌恶神色,摇头道,“虽说后来自辩说是观星之术不精,又在丁昭勇军中历练过。但此等人,安能托得军国大事?还是由他去治水吧!”
于谦着实也是不怎么看得上徐珵的,于是苦笑道:“韩雍倒是声名无亏,于平乱之中也有功绩,皇帝却亦不愿用他……”这是他所推荐的另一位,弱冠进士任御史,现时也是做到右佥都御史的官职,此人也是颇有军略的。
“先生,韩永熙虽历叶逆、邓逆之乱,然后于平叛战事,泯然众人矣!”景宗是嫌于谦推的这位,在平定叶宗留和邓茂七的起义之中,没有特别的功绩,因为那时的韩雍还只是一个巡按御史,主要是右佥都御史张楷在负责战事。
至于张楷,那就不要提了。连王骥都看不上,都觉得不能济事,何况张楷?王骥回师,还被派去南京总督了一段时间的军务。张楷平定了叶宗留与邓茂七的起义,回师正是景泰元年,结果廷议无功,直接要把他撸掉官职扔进狱里去,结果还是以平寇之功赎罪才得以放归回家,王骥都看不上,这位更不要提。
其实如果让丁一听着,他绝对会大吃一惊。因为于谦所推这位韩雍,就是原本史上平定侯大苟起义的提督两广军务的角色。于谦的眼光是很毒辣的,只可惜景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