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四章 虎脱柙(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四章 虎脱柙(三) (第1/3页)

    过年之前京师出了一件大事,让风雪里添了许多的人声,似乎是太过沉甸甸,连这风声载着,也变得缓了,不再那么凛冽。国子监里更是一片的欢欣鼓舞,他们开始为着过年不能回家而高兴起来。

    明朝的国子监监生,于此年间,可以说待遇是十分优厚的,每月不仅可以补贴数斗米,还有鱼、肉等等奖励,甚至还可以领取一些俸禄。这听着像是奖学金,但这绝对不是后世大学的概念。不单是要穿规定的褴衫,也就是校服;而且出去要获得教员的批准,领“出恭入敬”牌;吃饭时不许议论伙食的好坏……

    不然的话,“痛决”、“充军”、“打五十竹篦”、“处斩”、“割了脚筋”、“罪至死”等等的刑罚便在那里候着。当然,如丁一门下弟子那些挂个名的荫监、贡监之类,那算是有关系人脉,并且现时不是明太祖的年代,只是走个手续,然后方便授官罢了。

    但举监生们,却就依然是这样的生存环境来着,过年想回家?那得皇帝亲批!

    所以,不要想太多了。

    但这一年,他们却都欢欣鼓舞。

    因为朝廷下了旨,国事艰难,为使野无遗贤,所以开恩科,举监生全部得以参与,两京十三布政使司的士林名士,也可由县学之类的机构提名云云。只不过考试时间就定在三日后,别说广东广西这些边陲之地了,就南直隶那边,传旨过去,三天都跑不了一个来回吧,这样的风雪。

    所以基本上也就是国子监的举监生与京师左近的举人、士林中人能够参与。大抵为了防止其他地方的士子不满,又说明年六月会再开一次恩科,到时这次报名应试的人,便不得参与云云。

    “朕要取丁如晋。”景帝对被定为这庚午恩科主考的礼部尚书胡濙,很直接地问道。“计何如?”他不是问胡濙的意思如何,是问他要实现这目标,要用什么手段。景帝面对于谦是弱势,但并不是对于所有大臣都这样。不见他给首辅陈循烧竹沥去?

    老胡濙听着不禁苦笑,这哪有皇帝来问主考,怎么舞弊的?不管怎么样,数朝老臣胡濙或者热衷荐方士、荐什么占星术,但他还是要脸的,所以想了想,却是开口答道,“教丁如晋这数日好好苦读,将一身所学融会贯通,料来身负海内人望。绝非虚士,榜上有名当无难阻。”

    景帝碰了个软钉子,但这数朝老臣,即使没有喷他,真的也不听他的。景帝实在也是无法的,难道叫他辞官么?胡濙在正统年都要辞了,是英宗苦劝才留下,还想他再辞职啊?再说换个人,不定就敢取丁一,因为取丁一的风险实在太大,会被骂趋炎附势的机率是极大的。

    除了胡濙这样的数朝元老。普通官员真的不太扛得住。

    景帝也想过找陈循的,但陈循哪里肯?推说年关将近,部务繁琐就拒绝了。

    此时听着胡濙的话,景帝脸色就有些阴沉了:“若如晋不中,广西军务就烦请胡先生提督了!实在朝中无人可用,便有能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