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筚路蓝缕(二) (第2/3页)
小时的节奏啊。后来又去广东当左参政,再迁河南左布政使,也就是正统十三年这位去了河南,黄萧养才起事的,若这尊大神在广东镇着,说不准还有没有黄萧养起义。
丁一怎么可能无端端去招惹这等人物,给自己弄个不痛快呢?他来云南,本来就是景帝踢他过来找死的,哪能自己还揽事上身,把这两省总督也得罪了?只不过世上的事,往往不愿惹,却不一定就能躲得起。丁一刚喝了两口茶,正在想着云南火药受潮,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之际,就看着谭风快步入来,行了礼,把一封拜帖呈了上来:“先生,有人来拜。”
谭风也不是个毛燥的性子,能让他这么跑进来,不单单是因为刘铁去洗漱的缘故。丁一现在是做到正二品的大员了,谭风虽说不如刘铁、胡山、杜子腾这些人,有个亲传弟子的身份,但也是书院出来的学生,怎么说也是丁一门下,不至于是个阿狗阿猫都要跑进来问丁一,刘铁洗漱,那就等他更衣之后再递好了。只因这拜帖非同小可,所以谭风才会直接递进来。
只往那拜帖上扫了一眼,丁一就苦笑起来,真是说曹操曹操到,这惹不起,连躲也躲不起了,直接就上门来——拜帖正是两省总督、右都御史王来!只听谭风低声道:“八抬官轿,前后二十来个好手护卫着,又是随从上来投帖,怕是王慈溪亲来……”
“开中门吧,让骑兵连出一排人,列个仪仗。”丁一点了点头,吩咐道,“教炊事班弄多几十人的饭菜,问问奴婢仆役,这城里哪个酒楼是上得了台面的,教人去定一桌席面送过来。”谭风马上应了去办,至于拜帖,自然是退回去,丁一再怎么样骄纵自大不懂世情,在大明官场厮混了这么久,也不至于会收这宣德年间铨试第一的王来的帖子。
这时刘铁已得了报,一头湿发胡乱挽在头上奔了过来,一边还在指使着奴仆准备各式果盘等等,入得内来急匆匆地道:“先生还是更衣为好吧?”就是换上长衫,以视对来访者的重视。丁一自然也是同意的,这位王来,和于谦走得也比较近,至少于谦是对他颇有好评的。
冲着在京师于谦问那句“扶余国可知在何处?”明显是通透着丁一,早点出海逃命的意思,丁一便是投桃报李的心思,总归不想让于谦这一系的大员颜面上下不来,于是便换了衣服,带着刘铁,提了袍裾往宅院大门迎了出去了。
便看着门外那官轿停在那里,轿里人却没出来。丁一看着心里微微有些不快,这也拿大得有些过份了,要知道丁一是左都御史,王来是右都御史,《史记?魏列传》里说:“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可见品级虽是一样,左都御史是要比右都御史尊贵的。
就是从道理上,怎么也得王慈溪来迎丁一才对。不过丁某人也并不太拘泥于这些东西,想想人家宣德年就当上监察御史的人,摆摆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