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筚路蓝缕(十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章 筚路蓝缕(十二) (第2/3页)

思。宫聚听着丁一问他,苦笑着说道:“制台真君子,知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之!”他这不是马屁,那是真心话,士大夫阶层最喜欢吹嘘的,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吧,觉得读书人,有什么事摆不平的?很少有丁一这么真切来请教,丁一不单骨子打着军人的烙印,而且现在他很清楚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就得让专业的人去操持,才能出来一个稳定的结果。

    这一点,对于专业的尊重上,整个大明,恐怕真的没有人能比得上丁一了。

    “战兵则是经过操军训练,知进退,能聚散;家丁则是紧随将帅,冲锋陷阵……”宫聚说的这些丁一都知道,要是这都不知道,还叫什么古代军事爱好者?只不过宫聚接下去说出的,倒就是丁一有点概念,但一直没重视的问题:“家丁平日也饱食,方能打熬气力;战兵于战前方才饱食……”就是战兵要在临阵接阵的前两日,才能吃上饱饭。

    虽然还没有到明末小冰河时期,但吃饱饭,对于此时的华夏,特别是最底层的军户,那真的是个大问题啊,丁一在广西,那是大部分的地主、乡绅都让侯大苟做掉了,使得他可以有一个重新分配土地的机会;而且丁某人那区区二万多人的部队,实质上是用大明过半军费在装备着、供给着;他还掌握着海路,有海外廉价稻米大量运入,所以这个问题,丁一向来没有机会去面对,也就渐渐不去考虑了,来到云南,被老都督这么提起,方才醒觉起来。

    谁不想叫士兵起来操练?谁不想练完队列练体能,练完体能练专业?问题是人都没吃饱,练个鬼啊?要练出兵变么?

    “都督,若饱食无忧,五千新军,要多久时间,才能达到骑兵连这样的训练水平?”

    宫聚听着吓了一跳,是真的吓了一跳,要练五千家丁?这手笔也太大了吧?这位丁制台要干什么?却听丁一又对他说道:“四海大都督府里,有位而无官,有饷而无兵,这五千新军若是操练得好,到时宣抚四夷,扬我大明军威于域外,善莫大焉!”

    听着是有些勉强的,但总算有个说法,宫聚咬了咬牙,想了半晌,终于做了决定:“制台,末将有犬子三人,最小的那个年方十四,大的那个,有子十三,求制台开恩,给彼等入雷霆书院读书的机会!”

    丁一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宫聚这就是以子孙为质了。因为要练五千家丁,宫聚又不是纸上谈兵的书生,自然知道五千家丁能干出什么样的事来。虽然丁一也为这五千新军的去向做了安排,但他始终放不下心来。只不过他没有选择,他本就是获罪坐狱,是石亨和杨洪保他出来的,练兵又出了这档子事,眼前这位年轻的左都御史,给出了这个抱大腿的机会,他能不抱么?答案必定是抱紧丁一大腿了。

    “门下沐恩小的宫某,参见恩主!”宫聚看着丁一点头,撩起袍服就冲丁一拜下,这回丁一忍住没有搀他,受了他的礼,不是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