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云远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七) (第2/3页)
士大夫们就说是他这竖阉逼迫丁一返京,以至如何如何,也不是不可能啊!帮皇帝背锅没问题,可这失土的黑锅,他又不是文臣,一旦背上那就玩完了,刘雄可是分得很清楚的。
丁某人却一脸激昂神色的说道:“百行孝为先,云远已平,太皇太后挂念,无论如何,学生也得先回京尽点孝道才是!”然后他指着那几个六部的主事,却对他们说道,“汝等随我上船,沿途之中,也好把诸般事务撕撸清爽。”那几个主事无不哭丧着脸,所谓欺山莫欺水,这陆路再怎么难行,走慢些也就是了,可这海船出行,风浪一来,那可是由不得人的。
只不过丁一开了口,哪里又由得了他们推托?倒是王骥七十多岁了,却是颇有豪气地说道:“老夫随如晋乘舟!”老王骥这么表态,那两个太监和几个主事,就不得也跟随了,不是畏于王骥,王骥此时陪英宗坐牢的角色,哪有什么权力?只是丁一到达京师之后,说起王骥都坐得了船,他们这些年轻一半的却坐不得船,到时如何说得清楚?
虽然用于运输军兵的大福船,运着补充第一团去了旧港,但吴全义带着的陆战队,留下了六个营给谭风的陆战第一旅,领着三个营和利刃大队,连同王骥与两拔宣旨太监的人员,就安置在那十艘还没装上火炮的战列舰和巡洋舰上,倒也是从容的。
于是匆匆用了午饭,便在午后,这支庞大的船队,就离岸而去,一路向东。
去到夜里,虽说是风帆战列舰里最高的规格了,但海上的风浪,对于没有航海经验的人来说,仍是很艰难的经历,那几个主事吐得黄胆水都呕出来,当丁一使人唤他们几个过来时,其中有坐过大福船的那位户部主事,就冲丁一说道:“总宪,这小船有甚么用?下官看着,若四海大都督府,要一统四海,总归还是得建起一支大福船的船队才是!”
丁一听着无语,六十几米长的三层炮甲板的一级战列舰,居然被看不起,说是小船?但想想一百多米长的大福船,的确这战列艘还没大福船一半大,要说小船也说得过去吧,不过丁一也没有去跟他讨论,到底哪种船型,更适合远航和作战,而是含笑对他道:“善,此事便托汝去上折子了。”
那主事听着,那脸色几乎比方才呕出的黄胆水还要更苦些,连忙说:“下官只是胡言,作不得数……”去上书朝廷,给四海大都督府造大福船,那是要找死么?怎么说也是京官,朝廷里的风向,这位主事还是明白的,认怂虽然丢人,也好过上了折子,给上峰骂个狗血淋头。
丁一听着便对吴全义说道:“彼类东方朔,我闻东方朔有九尺三,今观之不足,何如?”
吴全义不明所以,只是丁一问着,他便开口答道:“弟子愚钝,怎么看这位主事也不象有九尺三,难道他还能跟乌龟一样缩进壳里?那就找几个力气大些的军士,两人持头,两人持肩,两人持足,拉伸一下看看好了。”
那主事看着丁一居然颇以为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