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5.第五十五章巾帼往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55.第五十五章巾帼往事 (第2/3页)

飞,岳飞当然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可是那年月是出英雄的时代,英雄多了去了。”杨鹏举忙说:“你说你说,我最喜欢听英雄的故事了。”元俨继续说道:建炎五年,金兀术率数十万大军南下,意欲一举摧垮南宋政权,一统中国。金兵十万兵临淮安城下。此时南宋名将韩世忠和夫人杨国夫人正屯兵驻守镇江(京口)。这里正是两国争夺的重要地域。为了有效地扼制金兵攻势,杨国夫人夫人亲临淮安,率领水陆精兵抗击金兀术。一连几场恶战,宋兵斗志旺盛,金兀术损兵折将。一天深夜,金兀术急调数万金兵将淮安县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发誓非要活捉杨国夫人不可。好一个抗金女英雄杨国夫人,她身披战袍,屹立城楼,鼓动全体将士誓与淮安共存亡。她的表率作用,极大地鼓舞了宋军士气,淮安城里父老全力支援,有人的出人,有粮的出粮,军民同心同德,将金兵攻势一次又一次瓦解了。

    随着围城日子一久,淮安城里粮食已所剩无几。杨国夫人知道朝廷调拨的军粮是远水不解近忧,只有发动军民想办法解决。这时,淮安老百姓又送来一些饭菜。为首老人说:‘只要我们还有一口粮,就不能让将士们挨饿!’杨国夫人说:‘感谢父老盛情。只要有我杨国夫人人在,金兀术别想进得了淮安。但是城内口粮总有吃光之日,我们必须另想办法才是上策。’老人说:‘可以到柴蒲荡里挖蒲草根吃。过去饥荒年景,吃那东西还是能抵一阵子的。’杨国夫人立即吩咐一部分军士跟随老人去挖蒲根。回来经过加工后,分给将士们吃,有了食物就有了体力,打败金兵也更有信心了。就这样一连几个月的坚守城池,南宋军民靠吃蒲根终于击破了金兵攻陷淮安城的计划。在金兵死伤无数的不利形势之下,金兀术决定退兵了。

    淮安军民欢呼取得了重大的军事胜利。韩世忠元帅也奉皇上之命前来淮安慰问褒奖得胜军民。韩元帅问:‘你们是如何应付无粮困难的?’有人回答:‘我们是吃抗金菜、牙根粮坚持下来的。’韩世忠不解地问:‘什么是抗金菜、牙根粮?’杨国夫人夫人笑道:‘抗金菜就是蒲根上取下的蒲儿菜。牙根粮就是父老乡亲们从牙缝里省下来的一点儿粮食。’韩元帅感慨地说:‘淮安军民真是好样的。只是这蒲儿菜到底如何?’杨国夫人夫人笑道:‘快让人送上一些给元帅品尝品尝。’说完,早有父老献上煮熟的一盘蒲儿菜。韩世忠尝了尝,连说:‘好吃,好吃。’

    从那时候起,蒲儿菜就成了淮安百姓公认的美味菜肴了,只是在制作工艺上日臻精细,并且可以配制成多种色味俱佳的风味菜就是了。话说杨国夫人在金山把金国八十万大军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宋朝趁机三路北伐,反攻到淮河一线。杨国夫人的和丈夫韩世忠带兵一直咬着金兀术穷追不舍,连打了十几仗。战斗中杨国夫人的大腿上中了一箭,血流不止,无法随大部队一起行动了,只好带了贴身的女兵留在村里养伤。

    将养了几天,前方传来消息,韩世忠打了大胜仗。敌人被击溃了,一支金军的残军突然出现在村子附近。由于事出突然,村里的百姓来不及撤退。眼看村子就要被血洗。杨国夫人镇定自若,一面将村子里所有的人都组织起来保卫村子,一面派人飞马去向大部队求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