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20.第二二零章淮安梁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20.第二二零章淮安梁门 (第2/3页)

十字水道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点,“一水横陈,连冈三面,做出争雄势”。其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形成了“城市山林”、“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金山、焦山、北固山与长江、京杭大运河组成一幅山水长卷;南山、茅山、宝华山分别以“江南九寨”、“第一福地”、“四大奇秀”各领风骚,展开了一幅水墨画图。江山之浩气,运河之秀气,自南朝以来就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昔日刘备招亲、梁红玉击鼓战金兵、岳飞圆梦金山寺等美丽传说和历史故事,为这块热土胜地增添了迷人的风采神韵。只要有岳王爷的故事,杨鹏举就格外的观注。

    他们最终选定的位置是楚州,这里是淮河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接处,河道宽,约有二公里。如果实在打不过,可以从淮河到洛阳。这也是元俨说的行军打仗,先寻退路。再说丐帮的人到那里也方便。从历史人文方面来看,淮安历来就有“南船北马”之称,古时,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人,都是到淮安河下下船登陆,换乘马车,由此向北。而北方人也是在淮安弃车马坐船南下。所以不难看出,自古淮安就是南北分水岭。人多,方便走掉。

    顺京杭大运河,越往前走,越是荒凉。听元俨讲北宋年间,境内较为太平,漕运、盐运得到进一步发展。政府鼓励垦殖,修复和增建灌溉设施,引进推广“占城稻”。“黄柑紫蟹见江海,红稻白鱼饱儿女”,正是这一时期的生动写照。南宋和金对峙时期,楚州再度成为前线,遭受兵火的长期荼毒。经历长期战乱,市境一片凄凉。而由黄河夺淮带来的频繁水灾,又使楚州雪上加霜,益加萧条。

    到楚州的时候,问了下丐帮弟子,说总坛的人正在路上,叫他到分舵坐坐。元俨说她想回梁门看看。

    杨鹏举本来想打算先拜会下李全和杨妙真夫妇的,想到元俨大病才痊,也就依了她,陪她回去看看也好。

    梁门原来就是当年梁红玉的寓所扩大而成,所有门人都尊称梁红玉为第一代门主,而清云是第二代,如今的梁艳是第三代门主。不过不知道梁艳在这里还是在明教总坛。

    梁门门口站着四个劲装汉子,看到元俨三人来到,都喜出望外,不过却又有难言之隐。元俨看在眼里,问当中一个高大的汉子:“梁三,你今天是怎么了?失恋了?”

    叫梁三的耷拉着个头道:“不是失恋,而是失望。”

    元俨一愣,忙大声问道:“梁三快说,出什么事了?”

    梁三看了看里面,然后才轻声对元俨三人道:“门主这些天大发脾气,像条疯狗样?”说出来才觉得不对,忙捂住嘴。

    元俨想知道的是结果,对梁三的话还不是很在意。遂不满地问道:“哎呀,快点说,这不是你梁三的为人。门主咋了?”

    梁三又道:“门主才是失恋。”

    元俨一惊,忙问道:“门主是和谁相好?”

    梁三看了看杨鹏举,疑惑了下,还是说道:“还有谁?明教教主呐!”

    元俨哼了一声,这事她也听门中人说起过,对于方豪和梁艳的这门婚事元俨并不看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