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猎头行动 (第3/3页)
高县令招揽人才的顾先生。
顾先生做戏的本事并不高明,但骗骗扶谭这样的老实人还是游刃有余,顾先生不费什么劲,几句话一激,就让扶谭二人将茅庚卖了。既然扶谭二人对茅庚称许不已,顾先生遥遥看去,茅氏工坊也确有不少机关,便认定茅庚就是高县令所要的大才。
顾先生开出的条件其实也不错,新化这边只让茅庚到实际上是民办学校的白溪官学任教,安化那边则是牌子响当当的安化县学,在县学当先生的话,马马虎虎也算是大宋公务员级别,更兼一举洗脱了茅庚的奸细嫌疑,要是换一个人。只怕马上就屁颠屁颠地跟着顾先生去县学高就了。
不过茅庚自从正式收徒之后,就淡了去官学任教的想法。大宋的官学,说穿了还是文科,自己要教也只能教一教算学,不过是个陪衬。最关键的,自己如今的任务,是教好徒弟。
茅庚谦虚了一番,对于蜡纸刻印之事自然是一推二五六,声称自己学识有限,婉拒了新化这边的邀请。
顾先生很是失望,怏怏地走了。
但更加令人意外的是,第二天,扶国铁带来了一个更有来头的人,这个人就是岳麓书院的周先生。岳麓书院的周先生本来是慕名而来,要请当红大儒康余梁前去岳麓书院任教,但康老无意离开白溪,倒是特意推荐了茅庚。康老心中,觉得欠茅庚太多,当然想茅庚有个美好前程,去岳麓书院当先生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去的,康老自然要力荐茅庚。
茅庚苦笑,这都是什么事啊!要是此前,自己说不定直接就跟周先生去了岳麓书院,岳麓书院可是当今大宋的顶级书院,那里的学生想必都是翘楚之辈,能当这些人的老师,不消说,对于自己在大宋的发展大有裨益。
自从大儒张拭主持岳麓书院以来,重视“经世济用”之学,也极重视算学,像茅庚这样的算学大才,到了岳麓书院是决不会坐冷板凳的。
但还是那句话,茅庚如今不在乎那些虚的,自己的目标,第一要多挣钱,第二要倾力培养真正能称之为嫡系的徒弟们,于是,茅庚又一次发扬起谦虚的美德,照例婉拒了周先生的邀请。
茅庚拒绝岳麓书院的邀请,扶国铁是最为高兴的,可不能放走茅庚这尊财神。这一次扶国铁又为茅庚带来了两百贯,据他的说法,蜡纸刻印器具的订单还在继续增长,累计已经上了四百套,照这样下去,再过两个月,只怕要上一千套。
扶国铁还告诉茅庚,苏家、顿家,包括他在内的扶家五兄弟都有子弟要送上门来当茅庚的弟子,而且康老也有意思要送孙儿向茅庚拜师,算起来只怕又要增加八九个徒弟了,茅庚则声明,只要聪明,懂规矩,自己就照收。
又隔了一日,苏致道陪了罗先生来到了茅氏工坊,安化和岳麓书院要挖角的消息,让许县令意识到了危机,再说茅庚文元嫌疑之事已经大事化小,大可小事化无,原本许县令想亲自出面请回茅庚的,但毕竟出了新化地界,故而特意让罗先生作为代表,务要请回茅庚。
好说歹说,茅庚答应回到新化,但茅庚是不打算再回白溪官学了,为了发展起见,茅庚决定去油溪自己分得的土地那边。那里的水力资源比这边强多了,而且,那边苏家还有一个宅子,想必苏致妍呆在那处苏家宅子也名正言顺,那样的话,就可以天天相见了。
计划已定,苏致道和苏致妍先走一步,茅庚收拾一番,隔日就直抵油溪。
不料,这一晚茅庚睡得正沉,一伙人却神不知鬼不觉,偷偷进了茅氏工坊。然后茅庚就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被这伙人弄走了。
第二天茅庚醒来,只见自己身旁是一伙陌生的瑶人。
其中一个头领模样的家伙头上插了三根夸张的鸟毛,也辨不清到底是孔雀毛还是锦鸡毛,这人虎背熊腰,一脸凶相,旁边一个斯文一些的干瘦家伙,一看就象奸猾类的反面人物,这人操着公鸭嗓音,眉飞色舞地说道:
“茅先生,小有冒犯,小有冒犯,得罪了茅先生,茅先生万勿介意!这是我赖家大寨的峒主,英雄盖世的赖峒主,这次特意将茅先生请来,是要请茅先生做我们峒主的军师,做那姜子牙、诸葛孔明一样的军师。”
茅庚在心中直骂,娘的!你们这是什么烂山寨,难道猎头行动就是你们这么干的吗!将老子迷昏了绑了来,有这么请军师的吗!
心里骂归骂,却是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