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赶赴临安 (第1/3页)
对于皇帝突然召自己前往临安“廷对”,茅庚始未料及,来大宋不过七八个月时间,好不容易在新化这里有一个草创的局面,目前正在打基础的阶段,忽然就要调自己去临安,很可能此去便是到大宋的军工集团“军器监”搞技术,茅庚觉得到了军器监,为大宋打造各式超级军器倒是自己所乐意干的事,但怕就怕难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干,到时指手画脚的人一大堆,加上效率低下,配套跟不上,反而不如自己在这里一点一点地攀科技树来得踏实。
根据陈亮的说法,茅庚也可以选择不应召,在大宋,很多文人都这么干。不光是象王安石那样的屡不应召,就在去年,朱熹也以脚疾为由屡辞朝廷的任命。孝宗调朱熹去当兵部郎官,朱熹不应召还罢了,偏偏还写了长篇大论的一篇札子上呈孝宗,其中的语气就象老师教导弟子一般。可人家朱熹是一代大儒,他有不应召的本钱,就算是林粟弹劾朱熹,也一样奈何不了朱熹。
茅庚思量了一番,觉得自己还是老老实实去临安“廷对”为妙,自己没有特立独行的狂傲本钱,在文人当政的大宋,自己最多就只能算一个商人,随便一个文官便能给自己穿小鞋,更不用说大宋的皇帝了!哪怕一定要到军器监上班,那也只好认了。以自己的本事,打造这个时代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是有些把握的,只是一旦那样的话,一是不可能当大官,二是不可能赚大钱。但话说回来,若能为大宋打造一个超级国企,那也不算是白来大宋一回。
茅庚寻思,此去临安,不如先将火炮造出来,反正大宋的火药技术已经大体成熟,有了大炮这件战略武器,大宋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心中计议已定,茅庚便即决定尽快启程,听韩午的说法,好象孝宗确有要禅位的念头,鉴于孝宗是南宋的模范皇帝,这个孝宗皇帝一定要见上一见,要是自己赶到临安,孝宗已经禅位退休,那绝对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
正月十二这一天,白溪码头围了一大堆人,围观者关注的焦点有两个,一个就是茅庚和文元要去临安“廷对”。至于“廷对”是什么,众说纷纭,不过总归是要和当今天子见面谈论国事,这可是了不得的事儿,连天子对茅先生、文先生都非常看重,可见茅文二位是多么有本事。除了关注茅文二位,大家关注的第二个焦点,就是顿二宝将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