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如法炮制 (第2/3页)
当强大,就比如386升级成了586,终于能迈过大数据处理这道坎啦。
前些日子就曾听茅庚等人论及科技发展史,赵抦就想啊,历史上技术升级何其难哉!炼铁炼了几百上千年,还没有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炼钢之法来,据茅庚说,《梦溪笔谈》上面记录的灌钢法炼钢实在是太低端,严格来说还算不得真正的炼钢技术,对照茅庚在一年之间就炼出了真正的钢铁,这种奇迹又能怎么解释呢!
有了哈唐国,就好解释了。
老丘心说,赵抦自行脑补了这么多,脑瓜子很灵啊,就差想象出这是穿越众开金手指了。
回过头来一想啊,后世习惯于搞什么五年计划的国家一般都是发展中国家,没听说过发达国家搞什么五年计划的。好吧,美国人21世纪搞了一个高铁发展五年计划,不过那是因为美国压根就没有高速铁路,在高速铁路这一块,美国你别不服,你就是发展中国家。当然也有蛋疼的美国经济学家建议美国也学中国,也搞一个宏观的五年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但白宫也好,议会也好,都不鸟他。
苏联最早搞五年计划的时候,参照一下英美法德成功或者失败的历史经验,做一做选择题,抄一抄,就是苏式五年规划了。中国刚做五年计划的时候,前面有苏联趟了路,有现成的师傅,主抄苏联顺带也抄点别的,堪称“拿来主义”的典范。
所以说赵抦的脑瓜子好使,竟然推测出了抄现成模板的准真相。
估计赵抦是这么琢磨的,过往的时候,大宋根本没地方抄去,咱两眼一抹黑,谁能预知将来能摆弄出什么黑科技呢!鸡的屁我连个基数都不掌握,年增长就别提了,所以说什么五年计划三年计划,根本就无法计划。
反过来,“海归”很幸运,哈唐国都干过一遍了,你照葫芦画瓢,你抄还不会吗!
感觉被赵抦鄙视了,老丘一时有点抹不大开。不过,事实就是事实,咱就是开金手指,咱就抄,就山寨,怎么了!我还愣是要搞一个山寨的时间表,那又怎么样!
老丘脑子转了一圈又一圈,赵抦也不知道老丘在想什么。终于,老丘展露出一个标准的微笑,说国公你说得太对了,就是这么个理儿。说话间老丘没忘附送了一堆高帽,让赵抦小小地得意了一回。不过人家赵抦确实是很能琢磨,老丘心说回头咱得跟穿越界同僚提个醒,口风一定要更紧一些,不要露陷才好。
赵抦心情大爽,但前面的铺垫不是目的,赵抦接下来便道:
“我欲效仿做一个三年计划,如何?”
老丘这回脸上又绽放出一个微笑,这次是发自内心,我们就等着你说这句话呢。特区本来就是一块试验田,试验田就是为了推广,为了抛砖引玉。
这是赵抦的一小步,却是大宋的一大步。老丘自然一口应承,又试探着提出建议,可以将特区三年计划的有用部分合并进来。
赵抦心说,老丘这人比茅庚会来事多了。赵抦甚至想,是不是要把这个老丘弄来做自己的幕僚。不过想想还是打消了主意。
老丘轻车熟路,就主动要帮着赵抦拉提纲。
正巧茅庚、陆九渊和韩侂胄联袂而至,因为朱熹就在刚才已经到了高雄,大儒来了,例行要设宴洗尘,国公赵抦当然也要出席的。
赵抦很高兴,笑道:
“朱熹来了,真是赶巧了,就让他一起参与我们的三年计划吧。哦,是这样,我方才跟行简先生商量,台湾也要做一个三年计划,来来来,我们去会议室,这就拉一个提纲出来。”
茅庚心道,赵抦的反应真的是快啊,特区的三年计划还没有最后定稿,国公大人就要搞台湾三年计划了,也不知道老丘是如何忽悠成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