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热门专业 (第2/3页)
,呵呵,要用上电解的多了去了,得弄个大功率发电站吧。还有,拉制钨丝谁也没干过,估计摸索拉制工艺也得三几个月吧。而且,严格来说,库里奇那种简单拉出的钨丝还是不过关的,好像还要加一些氧化物,才能最终制成不下垂的钨丝,1909年库里奇拉制出钨丝,但直到1922年,不下垂的钨丝才问世,这其中难度不小啊。”
话说在后世,江西的大余号称“世界钨都”,贺驰安当然是熟知的。
但大余发现钨矿石纯属偶然,千百年间,在大余西华山那里黑石随处可见,但当地人熟视无睹,因为谁都不知道那是宝贵的钨矿石。直到1906年,大余县城天主教福音堂德籍牧师邬利亨某日心血来潮,上西华山观赏庆云寺,发现所到之处,随处都有乌黑发亮的石头,邬利亨拣了一块掂了一掂,感觉很重,便意识到这是一种贵重矿石,于是又拣了几块带回教堂。翌年邬利亨携石回国,经鉴定,这才发现这些矿石含有稀有金属——钨。
自此之后,大余的黑石就源源不断地出口德国和世界各国。
不过,在大宋这时代那里还不叫大余,而是叫“大庾”,所以贺驰安颇费了一些周折,这才在大庾找到黑石——也就是钨矿石。
不过,找到钨矿石,只是有了原料,你得承认,离拉出钨丝,还有不小的距离。
“靠!老顾,没这么难吧!别忘了,咱是穿越者,凡事都可以走捷径的。”赵余春认为顾永强这厮这是故意夸大难度。
林礼士撇撇嘴道:
“我说赵组长,咱不能用农民企业家的眼光看问题,山寨人家的技术固然容易,你可能是山寨惯了,觉得技术就那么回事。这个也算我的专业范畴,老顾不是故意夸大难度,粉末冶金还是有难度的,理论说起来简单,工艺还得靠自己一点点摸索。我还等着钨金属早一点冶炼出来呢,钨金属是个好东西,我还指着它来生产高强合金钢呢。”
赵余春脸上顿时有点挂不住,老丘一见,马上打断道:
“好了,好了,钨的事我们先不扯。八字没一撇的事先放一下。”
今天的会议让赵余春一搅合,明显有些歪楼,现在一看赵余春受瘪,心道你这样子活该。老丘随即言归正传:
“既然历史证明竹炭丝灯泡的寿命能够达到1200小时,寻常人家省着点用,差不多能用一年了,商业使用完全没有问题,爱迪生卖了三十年竹炭丝电灯,我们卖三年总可以吧!甭管它是不是耗材,总比一两天就要添油强。今天开会,不为别的,就是要围绕这个竹炭丝电灯,搞一套技术方案和推广方案。”
其实说到具体解决方案,技术上已经没有多大难度,蒸汽轮机发电已经在运行,输变电也没有太大的难度,拉制铜线更是小菜一碟,至于铜线的绝缘,前一段时间也基本上过关了,铜线外包的绝缘层目前是采用反复刷涂料的办法,嗯,跟刷漆差不了多少,这种类似于后世漆包线的导线安全性能上固然有瑕疵,但马马虎虎也算是过关了。
关于推广,暂时没什么压力,因为电力还没有奢侈到用不完的地步,很多项目都在排队等电解,电力不是过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