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拍即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拍即合 (第2/3页)

朱熹的积极性,反正,蒸汽动力是过渡性的,将来战车的动力一定会用上四冲程煤气机。

    现在看来,冒然上水管锅炉,的确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但朱熹自己当初也是力主上水管锅炉的,这会儿一边生闷气,一边召集弟子们,在僻静处讲起了教训:

    “格物之道,与治学之道相通,不可贪多嚼不烂,譬如吾以前所言‘嚼得烂,方可咽下,然后有补。’,观此事,实为教训也,为师亦有失察之责,尔等须得以此为戒。”

    弟子们对朱熹的那一套治学之道耳朵都听出茧来了,对于治学,朱熹绝对是严谨派,比如朱熹论治学,就说了:

    “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甘是辛,始为知味。”

    诸如此类的教诲,朱熹总是不厌其烦地说啊说的。

    不过,教训归教训,问题还是要解决,顾永强的方案是要推倒重来,沿用茅氏蒸汽动力技术,但这样一来,时间上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为了这次汇报演出,朱熹和弟子们一起,可是没日没夜地赶了班的。赵余春没有回避存在的问题,但是指出,换方案就无法在皇帝大人面前演示铁甲战车的神奇,朱熹权衡了一下,再也不提推倒重来的话。

    所以,最终还是只能修修补补,老老实实换水管。

    朱熹看了看面前的铁甲战车,除了漏汽,这台样车还有一些其他的毛病,以及各种看起来美中不足的地方,比如煤气管道也有点漏气,木炭煤气发生炉运转起来的时候更是灰烟弥漫,等等,不过并不影响它开起来。

    也罢,先就这样吧!

    时间已经九点多,换水管也不是一时半时就能完成,这时候朱熹终于想起,自己该去会会辛弃疾了。

    由黄干陪着,上了街道。随即有两个大宋军士上来查问,这会儿正在宵禁呢!

    黄干递上赵抦和茅庚联名签署的通行证,军士有些不敢相信地看了看朱熹,面前的这位身穿工装,脸上黑黑的老技师模样的人,呵呵,想不到竟然会是朱熹!

    既然是朱熹,又有特别通行证,当然是无条件放行。

    来到陈亮府上,陈亮和辛弃疾已经喝得差不多了,陆九渊好点,醉眼朦胧中,辛弃疾和朱熹见了礼,一看朱熹脸上几抹黑色的抹痕,辛弃疾笑道:

    “想不到元晦兄竟然真如传说中所云,一天到晚与炭灰为伍啊!正巧,某最近也与煤炭为伍,呵呵!”辛弃疾开了萍乡煤矿,这话说得倒也不夸张。

    朱熹不以为意,只是笑笑。随即便有丫鬟上前递上毛巾,朱熹随便擦了一把脸,脸上总算没了黑灰,这才正式入座。

    朱熹与辛弃疾素未谋面,但时有书信往来,今日朱熹为战车之事困扰,致使来迟,解释了一番,辛弃疾只觉打心底里佩服,当然不会有任何不满。

    说到铁甲战车,辛弃疾顿时上了心。此前陆九渊只知道铁甲战车进展并不顺利,加上铁甲战车乃是最高机密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