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陆海之争 (第2/3页)
经移交军器局,如今的造价也下降到了五十贯,此前已经交货两千七百支火枪,下一年将生产八千支火枪,这就要花销掉四十万贯。
赵昚所不知道的是,实际上,如果茅庚愿意,两款火枪的造价控制在十贯以下并不是什么天大的难事,目前,炼钢技术还是控制在茅氏集团的手上,枪管钢材和钻孔镗孔乃至拉膛线的刀具,包括淬火技术,暂时还不是军器局那帮人所能掌握的,所以,关键的枪管、弹簧等几个关键部件还是茅氏集团生产,军器局只是生产一些要求不高的配件。当然,军器局负责火枪的组装,说火枪是军器局生产,并无什么不妥。
至于火炮,青铜炮和铸铁跑倒是移交给了军器局,但茅庚已经造出了钢炮,三十五毫米、四十毫米、四十七毫米、六十毫米的钢铁炮管已经过关,七十五毫米的钢炮已经进入试射阶段,相信一两个月之后,茅氏集团就能正式推出75毫米的钢制步兵炮了。
赵昚准备砸下去一百万贯,造出八百门各式火炮装备军中。
如此一来,留给水师造战船的钱就只有六十万贯了。
这会儿,在座的听朱熹报出的造价,各自反应不一。
韩侂胄听了之后,就有点不乐意了。
韩侂胄在特区日久,平时与茅庚交流极多,各种行情自然是清楚得多。在韩侂胄眼里,朱熹这款铁甲战车,那个铁壳子压根就不值多少钱,韩侂胄正在推进造铁甲船的计划,这个铁乌龟怎么能够比得上行将问世的铁甲战船呢!那可不是之前的铁皮战船,新的装甲战船那可是至少10毫米厚度的钢板。所以,韩侂胄一点都不觉得铁甲战车有什么了不起。铁甲战车除了唯一值得夸耀的履带,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韩侂胄估计了一下,造一个铁壳子顶多七八百贯,此前韩侂胄就跟茅庚估算过铁甲战船的建造成本,对茅氏集团出产的钢铁价格还是很有谱的,韩侂胄甚至觉得,要是茅庚以成本价供应钢板,铁甲战车那个铁壳子也许就是五百贯的成本。
履带那一套玩意,韩侂胄承认,的确是神奇,自己也不懂那玩意,那就算一千贯好了。
除此而外,就是蒸汽机和减速机了,如今茅庚对外也卖蒸汽机,六十马力的蒸汽机,五百贯的价格已经很宰人了,加上减速机,算两百贯吧,动力总成绝不会超过八百贯。
再加上主炮,如果是小炮,40毫米、47毫米的小炮,撑死了五百贯。
一台这样的铁甲战车,成本不会超过两千八百贯,好吧,就算三千贯。
三千贯的成本,竟然报出了八千贯,还说上批量之后最少也要七千贯,想不到想朱熹这样号称“儒门良心”的家伙居然也会变成黑心商人,居然也会漫天要价,而不可思议的是,居然没有引起一片质疑声,这还有天理吗!
自这一刻起,韩侂胄就有点记恨上了朱熹。
看样子官家还一点也没有被宰的觉悟,瞧官家那一脸灿烂的样子,很可能这个黑心报价还真会通过。那可是一年七百万贯的钱啊!
七百万贯啊,有这个钱当然要科学安排。按照良心价三千贯的成本,拨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