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外交受挫 (第2/3页)
多地少,有了这红薯,就能养活更多人口。还有一桩最划算的事情,我听说宋人派了一批矿冶大匠帮助日本开挖银矿,冶炼金银,日本人也证实,宋人在挖矿冶银方面技术高超,据说自从宋人到了日本之后,靠着原本的日本银山,一天就能多冶炼出两千两银子,一天两千两,一年就是七十多万两,日本人就算赔给宋人五十万两,一年还能多得二十几万两,去掉耗费,至少十几万两是平白无故多出来的,可见日本人实际上非但没吃亏,还占了便宜。”
“真有这事?”有这等好事!宋人竟然还帮日本皇室和镰仓幕府创收!嗯,宋人固然占了便宜但也没有让日本人吃亏,这难道是真的!那样的话,貌似卖国也不见得是甚么坏事啊,李义旼顿时来了兴趣。
“据说一堆日本人遗弃的废矿石,到了宋人手上,能冶炼出银子来,传说中的点石成金,也不过如此。此外宋人开凿矿井的本事,据说也是神乎其技。日本人对此,那是十分的服气,此事我也向宋人求证过,此事断然不会有假。”
李至纯说的确然不假。
历史上,汉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掌握了吹灰法炼银的技术,这都是炼丹家的功劳。有说“吹灰法”可以追溯到汉朝,有说是始于唐朝——唐朝崇道,炼丹术盛行,除了炼制长生不老丹,就是修炼“炼金术”,其中“吹灰法”就是炼丹家吹嘘的“点石成金”大法。
所谓吹灰法,其实是一种分离铅银的工艺。有鉴于银矿的含银量普遍很低,炼银的技术之关键就是如何将银富集起来。由于铅和银完全互溶,而且铅熔点较低,所以唐代的炼丹师在炼银的时候加入铅,使矿石中的银溶于铅中,实现银的富集。然后吹以空气,使铅氧化,铅即氧化成“蜜坨僧”,部分在鼓风时被吹去,而大部分会熔化而渗入灰池的下面,白银则留在灰上,“吹灰法”就是这样分离出银子的。
真实历史上,日本人直到明代的时候才掌握“吹灰法”,还是辗转经过朝鲜传入日本的,“吹灰法”传入日本之后,日本每年的白银产量一下子就多出了四十吨。
在本时空,穿越者只不过是早两三百年将“吹灰法”传入日本(当然目前技术还掌握在驻日大宋工匠手上),所以在日本人看来,石见(银山)那里的一堆石头,到了宋人手上就能变成金子、银子,这真是高大上的冶炼术啊,嗯,简直就是传说中的“点石成金”神技。
本时空的日本天皇其实是很穷的,幕府也不富裕,所以穿越者只好打日本资源的主意了,这种变废为宝的点金术,完全是举手之劳,日本天皇和幕府皆大欢喜,所以《夏裔条约》其实也算是打一棒子给个甜枣的代表作。
李至纯此次赴佐渡岛一行,感受到大宋的实力在急速增长,实在不欲与大宋为敌,回程时又被文元、蔡荐文忽悠,心中觉得其实与大宋达成一个什么条约也未尝不可,甚至不妨一起搞一个特区,比如也让济州岛效仿佐渡岛,最起码可以与宋人讨价还价,说不定还不见得会吃亏,或许还能讨来一些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