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六章 铸锻车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六章 铸锻车间 (第3/3页)

处驶来,说是铁架车,除了四个轮子,就跟一个架子差不多,上面有两个人在手舞足蹈不知道在做什么。等到近处,才看清原来两人是在各自摇动一个铁杠,此起彼伏,可谓配合默契。孟术立时便意识到,这两人摇动铁杠,应该就是在驱动车子运动,车子倒是动得不慢。

    经茅庚解释,孟术知道这是靠人力驱动的轨道车,这种车上装载几百斤,也不在话下。

    刘文斌则在一旁补充,要是打仗运输粮草,仅仅是这种人力轨道车,有个百十辆,就能解决上万军兵的粮草所需。

    孟术在心里吐槽,这铁轨滑溜溜的,当然是跑得省劲了,问题是,铺这铁轨,得花多少钱呐!

    过了一会,又一辆车从远处开了过来,这一回开来的车,看起来跟昨日见识过的拖拉机差不多,铿铿作响,烟筒冒着黑烟,只是轮子不同,轮子是带侧边的铁轮而已。

    孟术听了茅庚解释,才知这是试验用的煤气轨道车,将来的轨道车,是要用蒸汽驱动的。这里铺的铁轨总长也才五百米,只能拿人力车和煤气车先试车,正式投入使用时才会用上蒸汽火车。

    “这铁轨好是好,就是太贵了。”孟术开始发表评论:“听说克拉地峡修筑的水泥路轨就不错,比铁轨省钱多了,而且照样也好用,蒸汽轨道车在水泥路轨上飞驰而来,飞驰而去,孟某以为,水泥路轨倒是不妨在大宋推广,至于这个铁轨,简直是太奢侈了,大宋可没有这么多钱烧。”

    大宋人士中,只有赵抦对孟术的话不以为然,这自然是于云露科普之功,至于陆九渊和韩侂胄,则觉得孟术今天简直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娘的!大宋还没有到钱多得花不完的地步,用铁来修路,这不是糟蹋钱吗!

    刘文斌刚张口说:“其实,铁路虽然修的时候投入大一些,用起来还是很划算的------”,就被茅庚打断了。

    茅庚笑笑道:

    “朝廷不需要铁轨,那这一项划掉就是。”

    孟术心说,这还差不多!不兴这么宰人的。作为前东宫的僚属,孟术如今是新皇跟前的红人,茅庚觉得,铁路这事,历史上推广的过程就颇多曲折,还是水到渠成吧。再说现在的大宋,的确也没有阔绰到可以修得起铁路。

    “各位大人,现在我们就去参观一下生产大炮的过程,看过之后,或许就会明白,造大炮根本就是很复杂的一件事。”

    一听说马上就可以观摩大炮的生产过程,一众人顿时来了劲。

    林礼士本来还安排康培德准备轧制两根工字钢的铁轨,好让大宋这帮人见识见识,但铁轨项目看来暂时是排不上大宋的建设日程了。很明显,包括赵抦在内,他们参观大炮制造的热情,已经是不可遏制,到了迫不及待的地步。既然如此,也就不必让他们观摩铁轨的轧制了,话说,林礼士本来想好生显摆一番的。

    一众人来到了热烘烘的铸锻车间。

    一件钢坯被两个高悬在空中的铁夹钳夹持起来,随即送到了一台高大机器的铁台上,这一回,作介绍的是姓康的厂长,据说是茅庚的弟子,前儒生。

    康培德管这台机器叫做“热锻压机”,搞了半天,孟术才明白,原来是打铁的一个机器,按照康厂长的说法,制造大炮的钢坯须得经过大力反复锻打,才能制成锻件钢坯,送到下一道工序加工。

    翻过来,覆过去,初一看还兴趣盎然,但看久了,才意识到跟铁匠打铁差不多,只不过是换了机器来锻打而已。听说要锻上一两个时辰,围观的大宋王上臣子们顿时就兴趣大减。

    还好,黄旺财还算聪明,将原来那根已经锻轧好的钢坯又回炉加热,再一次又让它上了轧辊机。

    “各位大人,这是轧辊机,钢坯锻过之后,坯料的截面实际上是一个多边形,你们看到的,已经是辊轧过一次的了,是以看起来是一个圆柱。在那台热锻机锻过的坯料,是不便加工大炮炮管的,还要经过辊轧。这其实也是一种热锻的法子,经过这一道工序之后,坯料的材质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外形则差不多就是一个圆柱了,切掉前后的废料之后,再经过热处理,就可以进入下一道加工工序。”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