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九章 必争之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九章 必争之地 (第2/3页)

哪些地方才是值得关注乃至于势在必得的地盘。

    刘文斌这也是第一次来到后世的海参崴,现在,这里是金国的恤品路辖下,恤品路本为唐朝率宾故地,到了辽朝,则设率宾府,金初设置万户,海陵王时(1150—1161年)改设节度使。恤品路所辖,为兴凯湖以南的恤品河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东至日本海。恤品路因为恤品水而得名,而这个所谓“恤品水”就是后世的绥芬河,至于海参崴,就在恤品水也就是绥芬河的出海口。

    海参崴的地理环境可谓得天独厚,其一有绥芬河连着东北内陆,是内陆的出海口,其二有三个大型的海湾,是天然的良港,其三有对面的俄罗斯岛海拔2000多米的山脊挡住寒流,东北也是山脉阻挡寒流,使得本地的气候不会太冷,沿岸海浪也不会很高。有此三点,海参崴实在是穿越者志在必得的战略要地。

    对老毛子鲸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土,刘文斌当然是耿耿于怀的,一想起后世海参崴的俄罗斯地名“符拉迪拉斯托克”就,刘文斌就心气难平,俄语“符拉迪拉斯托克”意即“统治东方”,这简直就是对我堂堂国朝的侮辱。所以刘文斌当下也感叹道:

    “难怪后世毛子在这里设立远东第一大军港!的的确确是好地方。说是塞外江南好像也不算夸张。”其实海参崴当然不能跟江南相提并论,但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的刘文斌这时候的心理当然可以理解,好歹在后世这是东北亚的一颗明珠呢,这么说虽然有些夸张,至少唐凯是认同的。

    “这里的纬度实际跟长春差不多,比哈尔滨的纬度还低,加上是海边,属于海洋性气候,可以这么说,这里气候或许比长春还好。比起库页岛来,那就更不用说了。你没看资料吗,海参崴这一带,算得上是宝地,在后世,这一带光是农牧业就非常发达,蜂蜜产量占俄罗斯总产量的10%,在俄罗斯排第一位,大豆生产排第二位,水稻生产排第三位。”唐凯显然是做过功课的。

    “嗯,这我知道。”来这里之前,刘文斌就查过资料了。“能大规模种植水稻,而且产量还很高,这就很说明问题了。何况这一带还有大型的锡矿、钨矿和金矿,我们要是不占,简直是天理难容。”

    “娘的,哥们我一想起就有气,这么好的地方,真是白白便宜毛子了!”唐凯一副愤青像。

    “呵呵,现在毛子还不知道在哪里呢!要等到蒙古人的铁蹄踏碎莫斯科,才会有后来的沙俄呢,嘿嘿,有我们在,连成吉思汗都没戏,更别说毛子了,反正海参崴这地方,从今往后都没毛子什么事了。”

    两人信步由缰,欣赏了一番“江南”胜景,这才来到中军指挥帐篷。

    “报告!”才刚进帐篷,熊仲举便进来报告了。“总指挥、副总指挥接到我部顺利登陆的电报,业已回电,回电通知,跟进的运输船队将会立即出发。”

    两人接过电报,看了一眼,签了字,交回给熊仲举。

    看了看熊仲举,刘文斌心血来潮,忽然提出了一个问题:

    “熊二啊,你看,这里土地肥沃,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