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战后规划 (第3/3页)
**的冶炼技术界花费了不少心血,才搞出了专门对付这种高钒钛磁铁矿的“三高”技术——(高风温、高湿度、高顶压)高炉炼铁技术。不过,对于林礼士来说,这种工艺是在教科书里学过的,而且,攀枝花最早的铁矿就在雅砻江和金沙江的交汇处,在此之前大宋派出的细作就已经按图索骥,经过在两江交汇处的一番探寻,找到了若干铁矿石样本。而大宋一部已经溯江而上,将那里占了,所以,现在陈玉杰言之凿凿,根本就不用担心什么泄露天机的问题。
段晋南此刻眼中充满了热切,忍不住问道:
“不知这个铁矿,却是在甚么地方?”
辛弃疾心道这位姓段的好奇心倒是挺重的,嘿嘿,要不是冲着这边有镍铜矿和大型铁矿,我辛某人未必就会急吼吼地带兵来征伐大理呢!
“这个嘛,日后便知。”陈玉杰卖个关子,转而道:“好了,不谈铁矿,我再说一说其他方面的规划,大宋收复云南后,在教育上,也是有规划的,在第三个三年计划内,将在云南境内普及两年制教育,到那时,全云南人民差不多就都算是知书达理了!关于这个,贵使有怀疑吗?”
全云南人民知书达理那当然是忽悠来着,不过大理的官方语言一直是汉语,追溯到南诏也一直是以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所以,这里一直就是汉语文化圈,尊儒重佛,民间文化跟大宋虽有差异,却也相差不远,所以迟早是被统一的命,在这里推行起汉语教育来,当然也容易得多。估计有个七八年的光景,搞起两年制普及教育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对此辛大帅也是满上心的。按照后世国朝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普及五年制教育的进程,全云南这时候人口比起后世来少得多,料来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自从蜡纸黑板和铅字印刷术问世,对于教育而言,诚然是促进良多。我大理国本来也有计划,欲在境内大肆推行教育,普及圣人之学,但如今战火纷飞,自然是不能奢谈此事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辛弃疾觉得已经仁至义尽了,这个姓段的应该也开窍了吧。辛弃疾觉得,还得让这家伙识得厉害,便道:
“对了,贵使既然来了,不妨就此观摩一下我军是如何攻下谋统府的,看过之后,也好回去跟贵主上陈述厉害,让贵主上不再有侥幸之心。郭参谋长,你跟他说说我们的攻城计划。”
段晋南这才知道适才在旁边冷哼的就是这位郭参谋长了。
轮到郭倪表演,郭倪顿时来了劲:
“段先生,谋统府虽然有重兵把守,城池坚固亦非会川府所能比拟,但即便如此,我军也至少有三种攻城之法,可以确保在三天之内攻下谋统府。等你看过这次攻城之战后,你就会明白,我大宋天兵武力之强,是大理国断然无法阻挡的。可以这么说,不论你城池如何坚固,在我大宋天兵面前,都是犹如纸糊的一般。”
围绕攻占谋统府,参谋处的作战计划其实是改了又改,最后,还是辛帅发话,要求就是一个快字。
“攻取谋统府,怎么快怎么来!少一天就少费一天粮草,快一天就可以更快更彻底地打击敌人的士气,一句话,就是要快!要有震撼效应。懂吗!”
不过,制订出的最终计划,还是有人感到不满:
“大帅啊,不是说要用上我们的霹雳战车吗!”作为朱熹派来的军工代表,黄干找到了辛弃疾,表示,朱氏霹雳战车怎么也得在谋统府攻坚战上露一回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