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95章 日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295章 日程 (第3/3页)

为按照这个趋势,光是北美一地,《盗梦空间》的票房就能够达到四亿,五亿,六亿甚至更多的票房。

    这才是真正的商业大制造。

    而且徐乾相信《盗梦空间》在华夏的票房有可能达到三十亿,甚至四十亿,这就是他本人的影响力。

    现在一部好莱坞顶级制作制片成本动辄1亿5000万美元以上,宣发成本轻松破亿的现在,单靠北美票房回本根本不现实。

    理论上来说,制片成本加宣发成本达到2亿5000万美元的影片,北美票房最少也要5亿美元左右才能回本,但又有几部影片的北美票房能达到这一数字。

    而现在《盗梦空间》有可能达成,再加上他的海外票房那更是天文数字,当然还有周边。

    北美票房虽然如火如荼,徐乾就将目光放在了欧洲,甚至亚洲。

    这些地方他都会随主创团队一一去宣传。

    《世界报》这样报道“徐乾降临巴黎,《盗梦空间》君临天下。”

    英国《独立报》这样报道“《盗梦空间》主创伦敦行,《盗梦空间》票房再次飙升。”

    各大欧洲城市都留下了徐乾的痕迹,徐乾为了《盗梦空间》的票房也是拼了,这部电影将会成为他的一个里程碑,他在以后的岁月当中都未必能拍出一部超过这部电影票房的电影了。

    《盗梦空间》席卷整个欧洲,欧洲虽然一向被誉为文艺片的起源之地,但其实早已经被好莱坞大片给攻陷,普通观众才不管什么艺术不艺术,他们只关注爽不爽,好不好看。

    因此如果一个地方只关注文艺片,那么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被好莱坞攻城略地,成为好莱坞的殖民地,任它予取予求,不得不说这些是非常悲哀的事情。

    世界三大电影节乃是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以及柏林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与好莱坞合作,并且不断求新求变,加入商业元素,而柏林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一直坚持自己那一套,现在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

    威尼斯电影节传统是这样的它聚焦于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他们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创新,就能够被电影节所接纳。该电影节的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号,而评判标准很纯粹艺术性。在六七十年代,威尼斯电影节发掘了一大批新兴的欧洲电影人。尽管它所选择的电影未必是该导演最好的一部作品,但却时时刻刻地在引领欧洲艺术电影的发展潮流。

    只强调艺术性?

    然后下场就是慢慢凋零。

    一个地区如果只关注文艺片,那么最后就会把自己给玩死,比如宝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根源,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表现,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你没有经济基础就想追求思想,追求艺术?纯粹做梦。

    你没有面包就想谈爱情,这纯粹就是耍流氓。

    欧洲一行让徐乾更加坚定了自己内心的理念,那就是在中国还是要走商业化工业化的电影路,不然你根本就没有办法对付好莱坞。

    中国为什么有电影保护月?

    国产电影保护月是国家电影局从扶植国产电影的角度考虑,2004年口头下达的希望国各院线支持国产影片的通知,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或7月到8月)期间,不鼓励引进海外分账大片。这段时间则被媒体和业界称为“国产电影保护月”。保护月存在的初衷,是为完成国片每年所占票房比的份额。

    “国产电影保护月”是利用行政权力来为本土的电影企业谋取优势的行为,它在一段时间内屏蔽进口大片的引进和上映,为国产片树起了一顶保护伞。

    目前,国内电影市场尽管已具备相当大的体量,但整体业态仍显粗放。国产电影保护月的存在,一方面让国产影片扎堆上映,另一方面又让进口大片在其他档期撞车,这都是不健康的状态。

    可以说电影保护月是有很大弊端的。

    但为什么国家还是这么做呢?

    因为不这么做的话,你根本干不过人家好莱坞电影呀,某些电影连做炮灰的资格都没有,中国电影还是任重而道远。

    接下来徐乾的日程是亚洲。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