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章 革命大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4章 革命大势 (第2/3页)

下,胡汉民又补充道。

    黄兴沉吟了一会,道:“既然遁初和觉生已经去了武昌,我就不用急着去了。倒是总理还在美国,应该尽快联络上,请他归来主持大局。当务之急,还是要筹得巨款,以做发动粤、滇、闽各省革命之用。”

    …………………………………………………………

    武昌城内,王麟正接待着上海英文报《大陆报》最近派驻武昌记者埃德温的采访。

    听着王麟用夷人的语言(手滑!)和埃德温流畅的交谈,旁边军政府内的其他成员都暗暗纳闷:王总长貌似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吧,何时学得如此流利的一口外语?却不知王麟也在暗暗叫苦,如今湖北军政府根本就缺乏能直接和外国人打交道的人才。

    两天之前,应汤化龙之请,司令部下设集贤馆一馆,以革命党人蒋秉忠为馆长,广招四方豪贤。陆续来投者,如安徽来的孙发绪等人,都堪一用。王麟记得这个时候,外交长才王正廷,也应该已经来到了武昌,然而,让他失望的是,王正廷到现在都还没出现,外交部的副部长职位,王麟还留着给他虚位以待呢。

    “总长阁下,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作为一个美国人,鄙人是非常乐意见到共和的旗帜,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升起。”说到这里,埃德温稍稍停顿了下,饶有兴趣地打量着眼前这位比自己还年轻好几岁的革命党领导人,暗暗惊奇。

    “谢谢!”王麟微笑着淡淡地点了点头,用英语回答道。

    “不过,中华民**政府如今只有湖北一省之地,朝廷很快就会派大军来围剿革命军,您认为革命的前途会如何呢?”埃德温很直接地问出了一个“辛辣的”问题。

    王麟淡淡一笑,徐徐答道:“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气数已尽’,正是如今满清这个朝廷的写照。武昌义旗一举,不日即有各省响应,长江流域,足可传檄而定!满清朝廷的命运,已经是日薄西山,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了。埃德温先生,您在中国也有一段时间了,对于川路风潮以来风起云涌的局势,应该不陌生吧?”

    埃德温投以友好的一笑,说道:“鄙人也相信总长阁下言之有理。只是外报的时论,都认为北洋军队乃是目前中国最精锐的部队,革命军恐怕难以抵敌。您怎么看?”

    “以装备而论,北洋军确实为全国之冠。但是,革命军士气如虹,又据有地利,足堪一战。何况北洋将士也是汉人,埃德温先生应该知道,满人朝廷在中国已经非常不得人心,北洋将士,未必就不能成为赞助共和的力量。”王麟一脸的云淡风轻,似乎完全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