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8章 海军:向何处去?(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38章 海军:向何处去?(一) (第2/3页)

………………………………………………………………

    “大人,刚才‘建威’舰管带递给属下一封信,说是您的学生托人传给您的。”萨镇冰正准备休息的时候,参谋汤芗铭过来报告道。

    萨镇冰诧异的接过信,看了署名“受业黎元洪谨拜”,心中一惊,赶紧正襟危坐,睡意尽去。他把信递回给汤芗铭:“铸新(汤芗铭字),烦你来吧。”

    汤芗铭接过信,心中一动,暗暗佩服萨镇冰心思缜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萨镇冰以全军统帅身份,的确不便独自一人阅看敌方将领的私函。汤芗铭打起精神,一字一句朗读起来。

    “夫子大人钧鉴:洪此次所以出督诸军之由,实非出于得已。敢敬再上告于雪门之前。……洪当武昌变起之时,所部各军,均已出防,空营独守,束手无策。党军驱逐瑞督出城后,即率队来洪营,合围搜索。洪换便衣避匿室后,当被索执,则以大义。其时枪炮环列,万一不从,立即身首异处。洪只得权为应允……”

    萨镇冰一边听着汤芗铭朗读此信,一边依稀回忆起了二十八年前,那个在北洋水师学堂就学的黎元洪:一个稍微有些矮胖、拘谨、循规蹈矩的学生,天资平常,但十分刻苦,整日埋头读书。萨镇冰初一听到武昌叛军以黎元洪为都督,还有些不能置信,现在才明白原来是这么回事。他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听下去。

    “今(革命军)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昔武王云: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今则一心之人,何止三万?而连日各省纷纷之士,大都留学东西各种专门学校及世代簪缨,学有专长,阅历极富;并本省官绅人等,故外交著手,各国已认为交战团体,确守中立。”

    “党军并无侵外人及一私人财产之事,不但在中国历史上视为创见,即各国革命史,亦难有文明若此。可知清国气运既衰,不能任用贤俊,致使聪明才智之士,四方毕集,此又岂洪一人之力所能致哉!”

    “即就前日刘家庙陆战而论,汉族同胞,徒手助战者,指不胜屈。甚有妇孺馈送面包、茶水入阵。此情此景,言之令人奋武。”

    “谁无肝胆,谁无热诚,谁非黄帝子孙,岂肯甘做满人奴隶,而残害同胞也?!”读至此处,汤芗铭忍不住心头一颤,抬头瞟了眼身旁的萨镇冰,却发现后者眯着眼,似睡非睡。汤芗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