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5章 宣统不过三年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5章 宣统不过三年半 (第2/3页)

‘铁路国有’政策么,他之前在江苏巡抚和两江总督任上,也一直都是支持商办铁路,反对把铁路权卖给洋人,难道他后来改变了主张?”端启有些疑惑道。

    “哪里!”刘伯一脸激愤:“端宫保一力主张立宪,恶了摄政王,被免了直隶总督的职位,一直罢职在家。这次川路风潮起来,盛宣怀那奸贼对摄政王说,如今朝廷省级大吏中,只有端宫保曾与张南皮(张之洞)一起办理过废约赎路之事,有经验,可任命为督办铁路大臣,前往四川办理路事。”

    “堂兄怎么不找藉口推拒?”端启问道。

    “怎么没有?朝廷一再下旨,实在无法,端宫保又上奏朝廷,希望朝廷收回‘铁路国有’成命,可叹摄政王为盛宣怀那奸贼蛊惑,不但否决了这一建议,还严旨催促端宫保上路。端宫保还能一再抗旨不遵么,只好领旨西行。锦少爷曾留学各国,所学就是铁路专业,曾著《日本铁道纪要》,他更是反对‘铁路国有’政策。这次端宫保不得已领旨而去,锦少爷随行,想从旁补益一二。”刘伯轻声说道。

    端启默算日子,问道:“两位兄长动身有四个多月了吧,这期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刘伯答道:“端宫保一行六月初九抵达武昌,在武昌停了许多日子,一再上奏让朝廷收回成命,迁就民意,朝廷在盛宣怀那奸贼蛊惑之下,只是不允。七月十五日,川人在成都向赵督请命,赵督失策,竟然下令卫兵开枪,造成血案,可怜一代‘护藏英雄’,一朝成为‘赵屠户’。朝廷见事情愈发不可收拾,一面下旨严饬赵督镇压不力,一面下旨催端宫保即刻入川查办。端宫保无法,只好携湖北新军一部,走水路前往四川。”

    “刘伯可知道,如今,两位兄长到了哪里?”端启继续问道。

    “前些日子,端宫保发回电报,说是到了夔州,现在不知道到了哪里,电报已经中断,但应该还没有到达成都吧,据说成都早已乱成了一锅粥。”刘伯轻叹道。

    端启闻言默然,“端氏三杰”,如今真正做出了一番事业的,非老大端方莫属。端启虽然在欧洲名大学,凭着真才实学拿下了一个工科博士的学位,但回到国内竟然有无所施其技的感叹。

    端启对其堂兄端方十分佩服,端方虽是“根正苗红”的满人,却与多数颟顸满人不同,所作所为十分开明。百日维新时,他曾积极参与,后来差点牵连获罪,因与荣禄、李莲英关系不错,侥幸逃过一劫。

    庚子事变后,朝廷“痛定思痛”,“不得不”推行“新政”,时为朝廷大员的端方,几乎在每一个重要的改革中,都留下了自己浓厚的身影,乃是满人中罕有的可与张之洞、袁世凯等汉人大臣并称的人物。

    端启就听说过有人这样评价朝中大员:“岑春煊不学无术,张之洞有学无术,袁世凯不学有术,端方有学有术。”

    “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