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武昌“乱”(二) (第2/3页)
导人物纷纷逃匿。军中同志惶惶不知所措,乃于次日作冒死一击,未曾想一战功成,瑞徵、张彪弃城逃窜,唯独吾公留守武昌,是城内唯一有足够名望之人,故得被军中同志拥戴为都督。摇清与吾公,素昧平生,却有如此一段渊源,此非天意而何?”
黎元洪立即作感激涕零状,对孙武说道:“我本不知革命为何物,做此都督也是迫不得已。我本拟暂承其乏,以待大贤,如今先生回来,正好接替此位,元洪绝无恋栈之心!”
孙武连忙正色道:“黎公切勿误会。摇清投身革命,鉴于太平天国故事,立誓只做刘伯温,不争首领,如今但愿在都督麾下做名参谋,能不辱使命,则余愿已足。”
黎元洪闻言,沉吟良久,终于轻轻一叹:“孙部长盛意,元洪心领。只是如今湖北局面,孙部长想必也清楚,我这个都督,差不多就是个摆设,虽然位尊,但实际上并无多少权力。”
孙武傲然一笑:“黎公有‘都督’名义,何患不能掌握大权,使名实相符?”
黎元洪几乎脱口而出:“计将安出?”不过他也是很有城府之人,因此抑制住内心的躁动,强自镇定,淡淡一笑,并未接话。
“都督可是信不过摇清?”孙武见黎元洪如此做派,忍不住急切道。
“哪里?哪里?孙部长盛情,元洪感激尚且不及,岂敢置疑!只是,如今湖北在王总长领导之下,局面大好,元洪既然投身革命,就当从大局着想,岂能以个人权力为虑?”黎元洪赶紧答道。
孙武“嗤然”一笑:“这个时候,都督何必还说这些场面话?王麟此子,再怎么了得,也不过是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罢了,此子虽然一时气运加身,骤居高位,但在我们这个讲究资格和名望的国度,此子将来如何,还需要揣测么?”
黎元洪摇了摇头:“王总长此人不比凡俗,元洪看不透,也自愧不如。今日湖南来电,孙部长也一同阅过,湖南宣告独立,公推王麟为都督。湖南之事,想必也是出于我们这位王总长手笔。反掌之间,光复一省,此等能耐,环视当今之世,能有几人?”
孙武不以为然:“此子终究太过年轻气盛,他既任湖北军政府总长,又兼任湖南都督,大权独揽,能不让人忌惮?就算强盛一时,终不可长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