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中原鹿正肥 (第1/3页)
吾网提醒书友注意休息眼睛哟
“楼小能容膝,高檐老树齐。开轩平北斗,翻觉太行低。”
河南彰德府洹上村袁世凯住宅,老袁正陪着客人,一副悠悠然的做派。
客人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头,也是袁世凯的多年好友、拜盟兄弟,时任清政府“皇族内阁”协理大臣的徐世昌,字卜五,号菊人。
自10月14日朝廷发布上谕,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兼办剿抚事宜,而被老袁以“足疾未痊”的藉口辞谢以后,徐世昌就奉朝廷之命,往来奔走于京城与洹上之间,促袁世凯出山。
“字好,诗更好!可是慰亭老弟最近所作?”徐世昌此刻站在袁宅养寿堂前,朗声念着门口的一副楹联,忍不住击节而赞。
“菊人兄谬奖了,左右不过是胡乱涂鸦之作。”袁世凯拈须而笑。他有自知之明,这首诗其实算不得好诗,乃他某天心血来潮,偶然所做,后来觉得此诗气派不凡,便挂了出来。
“慰亭,你上次提出的组织责任内阁等六条件,朝廷已经全部答应了。朝廷不日就要调回荫昌,以贤弟为钦差大臣,统办剿抚事宜,这次不用再辞谢了吧?”此行之前,庆亲王奕劻一再叮嘱徐世昌,务必要劝得袁世凯出山。朝廷如何晓得,袁世凯与徐世昌的一拒一迎,不过是这把兄弟两人唱的一出双簧戏。
“菊人老兄,如今局面我还真有些忧心,不能再耽搁了。午楼(荫昌字)坐拥大军,迁延不进,致使武胜关完全掌握于革命党之手,形势都有些失控啊!”袁世凯皱了皱眉头,他最初的揣想是,北洋军拿下汉口和汉阳,陈兵武昌城下,逼迫革命党签订城下之盟,同时留武昌城不攻,迫使朝廷就范,如今武胜关天险落入革命军之手,这一设想怕是难以实现了。不过袁世凯紧皱的眉头随后又舒展开来,哼,只要北洋六镇还唯自己马首是瞻,不管外头风云如何变幻,最终收拾局面的还不是照样非得自己不可。
“慰亭,民党这次闹的风潮,确实来头甚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你看如何办才好?”自袁世凯小站练兵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