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6章 合纵连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6章 合纵连横 (第2/3页)

长江流域保护美国人的生命和财产的指令,是多余和无益的,只会毫无必要地引发中国人的敌意。”

    于是,中华民**政府两湖大都督府成立之后,由英国领事葛福牵头,各国领事都相后来到武昌城内,拜会了王麟这位刚刚宣誓就职的两湖大都督。对革命军的“勇敢文明”,他们交口称赞,并表示:“在武汉的外侨,承蒙军政府保护,各国都极为感激。”

    王麟也代表革命军向他们“承诺”:革命军政府保证,不会通过武力改变租界现状;在武汉的外国人,会受到中国公民的同等保护;外国在华合法商业,不会受到任何侵扰。

    德国领事恩斯特是最后一个拜会王麟的。

    因为德国海军的鲁莽举动,见到王麟时他感到十分尴尬。原来武昌起义之后,停泊在汉口江面的各**舰中,只有德**舰曾经对革命军发动炮击,好在并未造成伤亡。

    “领事先生,我对贵国海军显露的敌意,感到十分遗憾。”后世的那个大学生王麟,曾经下苦功掌握了几门外语,德语就是其中一种,他还曾去海德堡大学交流学习一个学期,想不到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

    “都督阁下,贵国有一句俗语,叫做‘不打不相识’。鄙人相信,我们是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的。”恩斯特是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德国贵族,一撇德国式的胡子时刻向人揭示着他的身份。普鲁士人的傲慢,使得恩斯特不愿意在一个东方人面前道歉。然而,他也不想把双方的关系弄僵,作为半个中国通,他引用了这句中国谚语,委婉的认错。

    “领事先生言之有理。有一句话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我相信,我们双方做朋友,是非常符合双方的利益的。”王麟点头微笑。自义和团事件以来,德国佬在中国就喜欢动辄用炮舰说话,即使并不符合德意志帝国的利益,他们也只会蛮干。这一种自大完全是他们那个有些变态的威廉皇帝刻意造成的。他十几年前的那个“如中国不合我意,则以老拳挥之”的著名讲话,现在还深深印在许多驻华德**官的脑子里。

    恩斯特心里有些不屑,你一个东方土著,能对德意志帝国的利益有多大帮助?不过,长江流域一直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商业利益巨大,帝国却一直无法插足进来。眼前这个人,虽然崛起的时间不长,将来如何还无法预测,但至少在两湖地区,似乎已经有了不小的影响力,值得帝国拉拢,即使只是稍微牵制一下英国在东方的势力,给英国佬掺掺沙子,相信也是皇帝陛下乐见的。

    心里这样想着,恩斯特绷紧的脸上就挤出了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