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两湖新政(三) (第2/3页)
在前一晚就已探得了一点风声,此时就有些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味道。
“胡统制,听说都督今天过来要宣布抽调一部分军官去江西,您能不能向都督申请,多给我们第三镇一些名额?”第三镇的一个连级军官吴昌宏,正有些嘻皮笑脸的向着胡玉珍说道。
“都督自有安排,何须我来多嘴。你小子没赶上上前线的机会,耐不住了?去江西有什么好?就算给你小子一个标统做,可就没了如今这样接受军事教育的机会了。”胡玉珍本是个性子随和的人,虽然现在升任第三镇统制也有十余日了,还是没有一点长官的架子,和手下的军官以及士兵都能嘻嘻哈哈地打成一片。
不过,这些日子来,胡玉珍的军事素养和指挥能力,倒是与同来受训的这些袍泽一样,都在飞速地提升着。
这个时候,两湖革命军的大小军官,多数都是由原来的士兵提拔起来的,相互之间等级观念还十分淡薄,何况王麟有意倡导官兵一体,因此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多数都十分融洽。
当然,也有~部分军官,很快就建立起了威严,让手下只好敬而远之,如第六协协统赵承武,所部令行禁止,手下军官在他面前就完全不敢嬉笑打闹。他对士兵还算亲切,但对军官就严苛得很了,第六协的部分中下级军官,在背后偷偷地把他们的长官称为“赵老虎”。
王麟带着卫队赶到‘‘抱冰堂”时,所有大小军官及教官都到齐了。看到王麟,所有军官立即停止了说笑,备就各位,安静地等着王麟“训话”。
“讲武堂”讲课虽由蒋百里等人主持,但课堂纪律章程则由王麟手定。
通常每节课都由王麟首先“训话”半小时左右,然后是半小时的提问时间。后世王麟参加演讲赛的经验,于此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每次“训话”,王麟都会事先精心地准备,基本上是围绕着国际国内局势,对当前的革命发展趋势予以详细分析,并指出两湖军zf及革命军方面相应应该作出的对策。
有着“后见之明”的王麟,他的发言,在蒋百里等人听来,常有一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