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3章 紫禁城的黄昏(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3章 紫禁城的黄昏(二) (第2/3页)

山的文件包,内有机密文件和兴中会会员名单,他施展手腕,一面送还原件给孙中山向**党示好,一面又与庆亲王联络向朝廷表忠,从此与庆亲王结为亲家,为以后的荣升打下了基础。(.la 好看的)

    当然,此时,陈宧也没有料到,已经是民军大都督的孙宝琦,在都督任上,仍然不改他骑墙的积习。他一方面接受意味着与清政fu决裂的山东军政fu都督的职位,一方面却仍循旧例在珍珠泉抚署召开司道会议,他寄函外国驻山东官员,通报情况,也仍袭用独立之前所用政fu关防,沿用清朝宣统皇帝的年号。

    陈宧心说:这个孙幕韩,真是愚笨,他想两面讨好,哪有这么便宜的事?难免落个两边嫌隙的下场,不过也好,正好做我陈宧的进身之阶。

    陈宧的这一番心思自然隐藏得极深,丝毫也没有流露出来。他能进入袁世凯的幕府,并不容易,袁幕中人才济济,他一个新人,想要脱颖而出,就要多花心思,多立功劳。他自xiǎo家贫,常为人取笑,因此他发下狠誓“再穷无非讨口,不死总要出头”,发愤攻读,最后扬名于军界,深得蒙古镶蓝旗出身的权贵锡良器重,才终于有了现在的地位。他与**党人也颇有来往,曾与吴禄贞、耿觐文、张阆材、吕大森、张春霆、陈问淦等人相约,有机会一起推翻满清。他在四川新军第33混成协协统任上时,还有**志士慕其名来策反他,被他以条件不成熟拒绝。他后来任第20镇统制,为人中伤去职,又夤缘于数日前加入了袁世凯的幕府。

    “皙子,”袁世凯处置了山东的事情,情绪好了很多,于是又转向另一长衫男子,温声说道,“武昌来的代表孙发绪,在京城也呆了有几天了,据你看来,武昌方面对于和谈,究竟有多少诚意?”

    被称为“皙子”的是一年约近四十岁的中年男子,正悄然站立在袁世凯身旁,长方脸,中等身材,气质儒雅,器宇非凡。此人就是以“帝王师”自任,以“倡君宪”知名一时的杨度。前些年,清政fu关于“立宪”的文件多出于他之手。朝廷宣布预备立宪之后,他受袁世凯、张之dong联名保荐,说他“精通宪法,才堪大用”,于是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