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孙天生 (第2/3页)
局巡长、绿野茶社老板),浩浩荡荡由南mén叫城而入。其前导士兵手执“还我河山”、“光复大汉”白旗各一面。甘泉知县禹崇龄中途正好遇到,当街叩头如捣蒜。(.la 棉花糖)路人见了都夹道欢呼,四处传唱“白盔白甲”的**党来光复扬州了。
孙天生一行大摇大摆地冲进盐运使衙mén,此时,清朝命官的反应着实让人惊叹。武昌首义,瑞徵闻炮而走,好歹还算和**党打过照面。而此时扬州最大的官(也是清朝最著名的féi缺)两淮盐运使增厚(满族正红旗人),闻听有**党进城,他连真假**党都未分清,就从西花园翻墙而遁,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
同为旗人的扬州知府嵩峒,还算有点志气,竟然打算投河自尽,可惜没有死成,获救之后也不知所终。
这两个满人大员,连孙天生的影子也还没见着,就惊惧成这样,只能说满人气数已尽,非是人力可以挽回的了。
孙天生一伙冲进盐运使衙mén后,随同他而来的兵勇们乃喝令衙mén里的胥吏打开库房大mén,士兵每人抓了几个元宝,多数一哄而散,有的钻进了ji院,有的去大吃大喝,有的回了家。剩下为首者孙天生和几个随从没有走,端坐高堂之上,看着眼前满箱满箱的元宝发呆。
这时候,以为是**党人破城的扬州绅士,派了几个代表前来打探,一通作揖并恭维之后,见为首的人(孙天生)整个话说不出几句,不像是个有来头的,但又不敢造次(怕万一真是**党),出于对城市秩序的担心,于是要求孙天生出安民告示,免得秩序混luàn。
孙天生虽然没什么见识,好歹还知道从善如流,他一把拉过来随绅士代表来的巡官,指令他写安民告示,巡官无奈,只好胡luàn写了个告示,没有大印(盐运使已经带走了),就拿巡官的木戳顶杠。当这份同时署上了“扬州都督孙天生”大名,标着“大汉黄帝纪元元年”的布告贴到大街上后,扬州就算“光复”了。孙天生也就成为了光复后的扬州第一任“都督”。
这份布告通令全城,让人们安居乐业,三年不完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