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尹昌衡 (第2/3页)
统;尹昌衡却是新派军人,恃才自傲,狂放不羁,并自编三段论曰:“自古英雄皆好色,昌衡是英雄,故昌衡好色也”。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共事,自然难免冲突。
尹昌衡的狂放早有前科。1909年,25岁的尹昌衡于日本学完军事毕业回国,恰遇广西巡抚张鸣歧为推行新政而积极招揽人才,尹昌衡于是到广西督练公所担任编译科长并兼广西陆军xiǎo学教习。(.la 棉花糖)由于职位不是带兵官,尹昌衡自觉郁郁不得志,常借酒醉骂人。有一次他喝醉了酒,借着酒劲竟骑马冲入巡抚衙mén并与卫兵打闹。张鸣岐得知后大怒,险些以“面辱大吏”的罪名参奏他。后来,张鸣岐爱惜其才把他遣送回川,临行劝诫他:“不傲不狂不嗜饮,则为长城”尹昌衡朗声回说:“亦文亦武亦仁明,终必大用”
在广西期间,尹昌衡结识了同乡翰林、广西法政学堂督办颜楷,后者以其妹相许。回成都后,尹昌衡在未来岳父的推荐下被四川总督赵尔巽任命为督练公所军事编译科长,但这次的职位和广西大同xiǎo异,尹昌衡认为是大材xiǎo用,心生不平。
不久,四川编练的新军第十七镇成立,因高级军官多为外省人,川籍军人大为不满,尹昌衡借机在成立会上发难,他公开指斥“无用的外省人”把持军中高位;在后来的演习中,被任命为裁判官的尹昌衡借机对外省军官们大加批驳,由此获得了“胆气粗豪、敢于说话”的名声及川籍军官的好感。而尹昌衡的这一系列做法,身为第十七镇统治的浙江籍军人朱庆澜自然首当其冲。
朱庆澜瞧不得尹昌衡的这一系列做派,曾经在顶头上司赵尔巽面前力陈此子不可大用。没想到赵尔巽“慧眼如炬”,反认为尹昌衡有“元龙、伏波”之才,又听信了他自陈“是共进会,不是**党”的说法,于是一力提拔他做了四川陆军速成学堂的总办(相当于校长)。而且后来赵尔巽调任东三省总督,在离川之前,他还嘱咐接任川督的乃弟赵尔丰要善待尹昌衡。
于是,年纪轻轻的尹昌衡,因居陆军速成学堂总办要职,又很懂得笼络属下,拉拢人心,很快就成为了川籍军官的核心。
大汉四川军政fu成立,原本决定一切军队jiāo由朱庆澜接管,尹昌衡首先站出来反对,他说:“副都督的手下,没有一个四川籍的中上级军官,人地两疏,办起事来难免不顺手,这恐怕非常不妥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