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2章 与德国佬的一揽子“生意”(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52章 与德国佬的一揽子“生意”(三) (第1/3页)

    吾网提醒书友注意休息眼睛哟

    第152章

    与德国佬的一揽子“生意”(三)

    两湖大都督府的一间宽敞的会议厅,中间摆放着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桌上摆放着厚厚的几摞资料和早就准备好的文件。

    王麟、张静江、汤化龙以及王正廷,正端坐于桌前,等着德国“客人”的到来。

    “都督,你真的打算向德国人贷款修路?这件事要不要再考虑一下?”虽然王麟早就向他解释过一部分原因,汤化龙到此时依然十分忐忑不安。清廷因为借款修路,才闹出好大的风潮,都督这么快就“重蹈覆辙”,如此求治太急,不符合他一向的行事作风啊!

    “汤部长,咱们与清廷的做法不同,清廷是出售筑路权,咱们是与德国人合作,主导权在我们手上。况且,与德国人合作也是没法子的事,咱们建设资金缺乏,筑路、开发矿产,在在都需要大量的金钱。与英、日合作是与虎谋皮,与美国合作,张南皮就是前车之鉴,相较之下,与德国合作是最有利的。” 王麟耐心解释道。

    汤化龙还是没有被说服,与英、日合作是与虎谋皮,他是知道的;与美国合作,要吃亏,他也晓得。当年,张之dong,盛宣怀等人主持开办粤汉铁路,由驻美公使伍廷芳在华盛顿与美国合兴公司签订《粤汉铁路借款合同》12条,约定三年内完工,借债400万英磅,期限40年。合同期内,应允给美国公司余利的五分之一。400万磅,九折实付,息金五厘。

    这一合同,中国在借息、折扣、选路管路等权力方面吃亏甚多,国人纷纷反对。张之dong事后也察觉不妥,就以合兴公司拖延工程、私下兜售股票为借口,要求废约。最后,中国方面以675万美元的巨款收回了粤汉路权。一来一去,白白缴纳了巨额“学费”。

    “列强都是一丘之貉,无利不起早,英、日、美如此,德国岂能例外?”汤化龙暗暗摇头,很想劝阻都督不要一意孤行。

    “德国在长江流域毫无根基,又与英国极为敌对,我们与德国合作,只要谈得拢,就能得到极大的益处,而不必付出太大的代价。汤部长放心,出卖国家和民众利益的事情,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干的!”王麟也觉得自己的解释太没有说服力,但是真正的原因他又无法说出口,总不能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