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总统合是孙文做(二) (第2/3页)
吹筹款,一个在内地实行,艰辛冒险,革命党的声势就这样越来越壮大起来。”
“曾听人说‘孙氏理想,黄氏实行’,原来如此。”王麟chā言道。
张静江轻轻地叹了口气:“话虽如此,孙黄之间却并非没有嫌隙。同盟会成立之后,重要骨干多为原华兴会成员,孙先生身边得力亲信不过胡展堂、汪兆铭寥寥数人,孙黄二人又都是个性很强、极有主见的人物,难免会发生一些冲突。1906年冬天,同盟会集会讨论革命方略,并讨论了未来中华民国的国旗。孙先生主张沿用兴中会的青天白日旗,认为这是牺牲的战友陆皓东设计的,兴中会诸烈士和惠州起义都有人为此流血,不可不留作纪念。黄克强则认为,此种设计不但形式不美,而且与日本的太阳旗相近,有日本并华之嫌。为此,他提议用井字旗作为国旗,因该旗有平均地权的含义。孙先生大怒说:‘仆在南洋,托命于是旗者数万人,欲毁之,先摈仆可也。’见孙先生如此xiǎo题大做,黄克强一怒之下,差点退出同盟会,与孙先生决裂。宋遁初曾有持平之论,认为孙先生素日不能开诚布公,虚心坦怀以待人,作事近于**跋扈,有令人难堪处,才导致了‘国旗之争’。所幸后来,还是黄克强主动作出了退让,才没有酿成更大的事端。”
听到这一“秘辛”,王麟忍不住说道:“同志之间偶尔闹闹意气,也不算什么吧?”
张静江摇了摇头:“千里之堤,毁于蚁xue。孙黄嫌隙虽xiǎo,但嫌隙既生,将来未必不会妨碍革命大局。我对孙先生本来是极为佩服的,但是这样的一些事情,不免令我稍稍有些失望。孙先生好作大言,宣传革命的确是第一流的人物,但处理同志之间的关系,未免太缺乏手腕,不能团结人。孙黄矛盾尚xiǎo,孙先生与陶焕卿、章炳麟等人之间,可就差不多势同水火了。同为革命志士,何苦相煎如此!”
王麟故作“不解”道:“陶焕卿与孙先生的矛盾,我听遁初兄说过,大概是为筹饷而起。章先生学术大师,虽然个性倔强,但并无权力之念,又为何与孙先生闹起了矛盾?”
张静江叹了口气:“本来也没什么,还是孙先生做人太过倔强了些。1907年的‘倒孙’风潮发生之后,身为同盟会总理的孙先生,对《民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