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总统合是孙文做(三) (第2/3页)
,席间宾主言谈甚欢,但是当孙先生提出借款要求时,西méng却以四国银行团已达成一致协议严格遵守中立等理由婉拒。
面对码头上欣喜若狂的人们,孙先生自然是要把这些不如意的事情都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他轻描淡写的答复,迎来了一阵阵的掌声,人们把这看成了孙先生的风趣和气度,折服不已。
…………………………………………………………
人群中,苏督程德全对着身边一位须发半白、精神矍铄的老者,轻声问道:“季翁识人之明,众所钦服。以您看来,眼前孙公可算何等人物?”
被程德全称为“季翁”的正是前清状元公、亦绅亦商,也是如今江南一带立宪派的头面人物张謇张季直老先生。程德全作为满清的守土大吏(江苏巡抚),能够顺应大势、及时反正,除了他本身思想开明之外,与张謇的鼎力支持也是分不开的。而且,程德全在政界资历很浅,根基不深,他要想掌握局面,不得不全面倚赖在江浙声望最隆的张老先生。
张謇淡淡一笑,没有正面回答,反而向着身旁的浙督汤寿潜问道:“蜇仙兄以为如何?”
汤寿潜也是江南立宪派的头面人物之一,因争路权、修铁路而名重一时,他与张謇私谊很深,堪称莫逆。
闻得张謇之言,他拈须答道:“孙逸仙是革命党名望最著的人物,如今粗粗一看,也当得谦谦君子,甚有领袖风范也!”
程德全颔首赞同,他如今对这些革命党的领袖人物,可说是急欲倾心归附,早在苏州独立之后不久,他就致电各省都督,表示:“大局粗定,军政民政亟须统一,拟联东南各军政fu公电恳请孙中山迅速回国,组织临时政fu,以一事权。”见到黄兴之后,他又放下身段,极为恭敬的尊称对方“克公”。现在看来,孙公不是骄盈之辈,对他们这等刚刚投顺革命的前清官吏,也算是一大福音。
张謇微笑不语,心中却已经给孙文下了一个不好的判语:“不知崖畔!”不过,码头上成千上万的人,都在为孙文欢呼,就连身边的两位老友,也都对孙文观感极佳,他当然不会不识时务地去泼冷水。况且,他对国内局势早有定见,最终收拾局面的非得袁项城不可!袁世凯出山之前,他曾特意赴彰德与袁世凯作彻夜长谈,如今,他与袁世凯之间,更是差不多每天都有密电往返。
……………………………………………………
“哼,‘咱们’这位孙总理,还是喜欢故作大言啊!”人群的另一旁,陶成章有些不屑的哼道。
“焕卿,为了革命大局,以前的恩怨就暂时放一放吧。”章炳麟苦笑劝道,从内心里说,他对孙文的看法,并没有改变,但是,他是识大体之人,早在上海光复不久,他就致电陈其美,表示欢迎大革命家孙逸仙回来主持大局。当然,他对革命党中一些人必欲推举孙文为大统领的做法,很不以为然,他认为:孙君长于议论,此盖元老之才,不应屈之以任职事。
不过,已经“破mén而出”的章炳麟,毕竟重新对同盟会释放出了善意,所以,黄兴到上海后,也立即致函于他,以“如何扩大同盟会”相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