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已经分岔(倚天) (第2/3页)
了山西,后又复得,由此可见袁手腕高,不及一城一地之得失。袁甚至可能撤出苏皖(二次革命前张勋的驻地不是徐州,而是山东南部。当然现在张勋已死没意义了,虽然我觉得留下这个祸害对局势是有好处的)。
4、更散的想法:
曾经有人说,袁也不是非要当总统,其底线是直鲁豫善后督办什么的,回味居然没有山西,由此可见,可见其手段也十分老辣。
袁当不当总统,对革命党的利弊是很清楚的。对王麟,则是无论怎样都有利有弊。
对长江流域来说:
一直是革命党在当总统的话,那王麟在长江流域,必然是比袁还要先削的强藩,王当然可以战胜中央政fu,但是如果袁“拥护中央”,那王必然悲剧。
回到大圣回国前,王当然可以自己当总统,但是这样就不能做到革命势力大团结,这样湖北必然四面受敌,辛亥革命可能直接失败。
所以袁做总统是有用的,王可以以革命党、藩镇的“自己人”甚至是“代表”的面目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会受到各省割据势力广泛的支持。在双方实力差距没有到达质变的情况下,这是很有用处的。
但对面来说,就正好相反:
有了中央之名,袁就可以cha手东北,东北现在不是一股绳,而袁的北洋数镇的底子是比较厚的,袁解决掉东北是比较容易的。继而控制山西,这样,袁的势力就大大过了王。
没有中央的袁,也就是三省总督。
无论怎样,这时王麟实在是不宜扩张了,王势力内的各种力量已经到了快理不顺的地步,之所以没垮,不过是武胜关没被突破。
此时四省内在组织上和王联系不紧密的势军事集团有:
湖南新军,包括湖南副都督、代都督焦达峰等。势力领比较桀骜,但形势和人品两方面还能控制,王对势力有一定的渗透,有家乡感情。
(2)湖南旧军,包括湖南军政部长黄忠浩等。势力领忠厚,但威望高,势力内可能只认黄提督,不认王都督,王对势力渗透估计很少,接近于无,有家乡感情。
(3)派驻江西的湖南新军(还是湘鄂联军?),包括江西都督陈作新等。势力领忠厚,部队新成,王的渗透度应该比较高,有家乡感情。虽然战斗力不好说,但应加强嫡系化。
(4)原江西赣军,部分人可能以安徽都督李烈钧为遥尊领袖。势力领其实没有,很好打散,王的渗透度不详。最好军官jiao流,并和湖北部分军队换防。
(5)湖北派往四川镇压革命的新军。王的渗透度估计没有,容易被马荣集团先拉入圈子。
四川的各路革命军,以尹昌衡为代表。势力领袖野心较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