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谈判(一) (第2/3页)
在全球都耀武扬威、趾高气扬的英国佬,打从内心里看不惯。
不过,眼前英租界外面发生的事情,让他想起七年前的那一幕,不免有些同病相怜的感觉。1905年,因为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即1894年的《中美会订限制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款》,1904年底到期,本应废除,美国政fu却蛮横无理地要求续约),全中国的所有通商口岸都掀起了大规模的抵制美货运动,使得美商损失惨重,也让美国成为第一个撞在中国蓬勃而起的近代民族主义激情的枪口之下的国家。
1905年的反美事件也让美国的驻华外jiāo人员,从此分化为两派。一派主张强力压制中国的民族主义,全力维护美国的在华条约利益;另一派主张顺应中国的民族主义运动,才能更好地扩大美国的对华影响。
如今的驻美公使嘉乐恒是前一派的代表人物,而他顾林,则是认同后面的那种意见。顾林相信自己认同的这个主张,必然会越来越主导美国的对华政策。事实上,辛亥**的爆发,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许多多的美国人士,对于远东新生的这个共和国,似乎天然的有一种亲切感,包括不少国会议员,都热情地呼吁,要求美国政fu立即无条件地承认中华民国。
虽然如今的美国总统塔夫脱,显得有些保守,在对华政策上,坚持与其他大国协调一致的原则,但是他的这一政策越来越不得人心,而他的任期即将结束,下一届总统呼声最高的威尔逊,却正是坚决主张立即无条件承认中华民国的重要人物。
作为威尔逊的密友,顾林热切地期盼着威尔逊在即将来临的美国大选中胜出,而他也就能在将来美国的对华外jiāo事务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顾林正转动着心思,葛福与王正廷的争执终于引到了他的头上。
“顾林领事,对于中方违反对华条约的举动,贵国的立场是什么?”葛福突然撇下与王正廷的争吵,转而对着他问道。
让葛福失望地是,顾林并没有与他同仇敌忾的心理。
顾林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答道:“王部长,葛福领事,鄙人很荣幸能够受到武昌当局的邀请,来调解双方的冲突。鄙人的意思,是希望双方都能有所克制,通过谈判解决所有的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