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八三章 率军撤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八三章 率军撤离 (第3/3页)

有了水西彝人四十八洞中晋升的二十四洞彝人,自己给谁当大王去呢?

    与此同时,与周世儒的建议不同的是,出身于原赤水卫阿落密所的左都督莫德,却一力主张安邦彦率众北上。

    原因是,官军在北方的力量相对比较空虚,而大屯场一带还有大屯土司安驰麾下的数千人接应。

    特别是那边还有一条赤水河防线可以依赖。

    周世儒与莫德两人争执不下,周世儒的建议虽然颇得安邦彦之心,但世代臣服水西安氏的诸洞土目却多数都支持左都督莫德的意见。

    毕竟对这些各洞的土司头人来说,养尊处优惯了,本来说服他们跟着撤军都很难,再让他们跟着撤往南面的蛮荒不毛之地,就更加困难了。

    二十二日深夜,安邦彦派往毕节征求安阿伦和阿鲊意见的使者赶回了大方慕俄格山城。

    连着三天纠结不下的安邦彦及其麾下众土目,一下子再也不需要纠结了。

    毕节不仅守不住,而且镇守毕节的安阿伦和土帅阿鲊,已经率先带着两万军民撤往了赤水河附近的大屯场。

    这下子,安邦彦也没什么可犹豫不决的了。

    安阿伦和土帅阿鲊的队伍,如今可是安邦彦依然拥有的最大一支力量了,他们撤往了大屯场,自己也唯有撤往大屯场,与之合兵,然后战胜进剿水西的官军,才有更大的把握。

    六月二十三日凌晨,安邦彦率领大方附近的守军,以及慕俄格山城之中的水西安氏近支亲贵子弟,带着心思各异的水西一众土目土官们,踏上了撤往赤水,撤往大屯场的路途。

    周世儒和莫德两人虽然对于撤军的方向意见不同,但对于撤军的方式则是完全一致的。

    他们的主张都是轻装撤离,焦土抵抗,而且撤离之前不但大方城要焚毁,就是慕俄格山城也决不能留下资敌,所有的府库仓廪只带能带的,剩下的都要全部焚毁。

    可惜的是,对于这个主张,安邦彦不能接受,而随军撤离的水西安氏子弟,以及水西一众土目头人也都不能接受。

    他们不仅不能接受这个焦土抵抗的主张,而且他们的撤离也不是甩掉包袱轻装前进的撤离。

    虽说是率军撤离,但最后搞出来的结果,却更像是一次大搬家。

    随军撤离的水西安氏亲贵子弟和众多的土目头人们,什么都舍不得放下,别说金银珠玉粮食奴仆了,有的连贵重一点的楠木桌椅铜盆锡罐都舍不得丢弃。

    负责指挥整个撤离行动的左都督莫德,尽管急得直跺脚,但却毫无办法。

    因为安邦彦自己,也让人带上了罗甸大王宫前院大殿中的那张镶满了金银珠玉和各种宝石的金丝楠木王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