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五九章 谁去送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五九章 谁去送信 (第3/3页)

找罪受,带一帮子御史言官文人雅士之类的职业喷子随驾到这个地方来。

    因此,吴惟英这话一说完,永胜楼中都是附和之声。

    最后,阴差阳错地成为了随驾的唯一一个阁臣的徐光启说道:“且不说东虏与我大明世仇也!单说这一次,东虏破我边关,毁我城池,抢掠大同宣府两地,无数人民百姓遭难,这斑斑血迹,又岂是一封和书可以抹杀得了的?!

    “何况如今塞北之局势,已是迥然有别于从前,林丹汗其人虽然桀骜无礼,然其沉湎酒色、专注于内,兼且其部众但知游牧、不事生产,林丹汗虽然号称虏中名王,但察哈尔却是实力日损!”

    “然而如今林丹汗西奔,东虏入主漠南,若大明无动于衷甚至袖手旁观,昔日尚称太平之大同、宣府,今后亦必如辽东一般,再无宁日矣!

    “况且此次东虏由杀胡口入我内地,此乃辽事兴起以来数十年之未尝有之者也!有此一遭,我大明与建虏之间即已不能并存而两立也!”

    徐光启的话更多地得到了永胜楼中文武大臣们的赞同。

    黄台吉妄想签订城下之盟,以大明承认黄台吉对蒙古的征服为条件,换取建虏的退兵,然后与大明以长城为界并立而治,一为北朝,一为南朝。

    这当然是痴心妄想。

    崇祯皇帝本来也没有与黄台吉议和的意思,当下立刻就认可了徐光启的说法。

    不过既然黄台吉遣使来了,大明朝的这一边总不能跟往常一样不接触、不答复、不回应,就当做什么都没发生吧。

    终究还是要派个人过去,给黄台吉一个答复。

    崇祯皇帝把这个意思说出来,征求伴驾文武大臣的意见,方才还气氛热烈的永胜楼中很快就沉寂了下来。

    人人都知道这趟差事虽然可能比较露脸出风头,但是风险实在太大,弄不好要掉脑袋。

    毕竟大明朝的这边可没有满珠习礼这样在建虏和大明两边都有所依靠的人物啊!

    过了片刻之后,见众人之中没有人自愿站出来奉旨前往敌营去送国书,崇祯皇帝正要开开说话,却突然听见侍立在自己身侧的御前侍从武官邓天河率先走了出来。

    只见两人跪下抱拳说道:“启禀陛下!微臣愿领旨往前奴酋营中一行!”

    邓天河表明了这个态度之后,同样担任御前侍从武官的杨振,也跟着走了出来,来到皇帝面前郑重跪下,说道:

    “启禀陛下!微臣亦愿领旨往前奴酋营中传达陛下旨意!”

    看着这两个比自己年长数岁,但却已经在军中征战了多年的年轻将领,崇祯皇帝十分坚定地摇了摇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