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何总督的计划 (第1/3页)
九月二十一日上午,湖广长沙府
总督衙门后院大堂中,湖广总督何腾蛟、偏沅巡抚傅上瑞、监军道章旷、长沙知府周二南、长沙总兵王进才、水师总兵王允成以及董英、吴承宗、向登位等督标、抚标营将领齐聚一堂。
在场的众人按文武两班分座两侧,默默地看着坐于首位的何腾蛟,没有人说话,大堂中的气氛透着一股肃穆。
何腾蛟也是神情严肃,在下方众人的脸上扫视了一圈之后开口说道:“诸位,此次北伐,不仅事关湖广局势的走向,也关系着我湖广军是否能一雪前耻!只要我军能顺利收复岳州乃至湖北,湖广战局便会得到彻底扭转,我朝光复河山又多了一份希望。而那些针对我湖广文臣武将的流言蜚语亦会不攻自破……”
听着何腾蛟在上面滔滔不绝地慷慨陈词,坐于下方的众人脸上均未流露出什么惊讶之情,显然他们在此之前便已得到通知。
此次北伐,是何腾蛟与傅上瑞、章旷商议之后决定的,并且也得到了驻于常德的湖广巡抚堵胤锡的认同。
何腾蛟之所以决定北伐,原因主要有两方面。本来,他以为隆武帝进入湖广之后会对自己拖延迎驾步伐的举动进行彻底追究,不料隆武帝却似乎忘记了此事,关于六月份的新墙之败也并未对他本人进行过分追究,并照常接见了他派去衡州的使者并勉励他继续为朝廷守牧一方。这种近乎反常的情形让何腾蛟心中不免有些忐忑,因此便希望通过采取一些实际的行动,达到以功掩过的目的。
此外,何腾蛟的亲军在新墙之战中惨败后仅仅两个月,赣州镇的将士却在总兵庞岳的带领下取得了斩首数千级的大捷,保住了重镇赣州。这一鲜明的对比引起了朝野上下针对何腾蛟的许多非议,一些曾经与他有过节的官员甚至在背地里耻笑他空耗粮饷而一事无成。一向注重个人声誉的何腾蛟对这种情况当然不能容忍,做梦都想用一场胜仗来击破那些流言。
“……目前湖广北部的东虏已大都撤走,留守的多为新附之绿营。”何腾蛟的语气中充满着自信,“驻守岳州的更是仅有叛将马蛟麟部。因此,只要我军一鼓作气,挥师北上,岳州旦夕可下!甚至武昌、荆州也可一举光复!……”
何腾蛟的自信并非没有来由。目前驻守岳州的清军只有去年才降清的绿营马蛟麟部,可战之兵不过三千人,可谓势单力薄,而何腾蛟和章旷、傅上瑞手中的实力却要雄厚得多,督标、抚标营人马加上长沙总兵王进才部,共有近三万人,再加上王允成部的四千水师,对岳州清军几乎可以形成绝对优势。更何况,马蛟麟本来是大明岳州副将,何腾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