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前哨战(二) (第3/3页)
。
不久,两股明军在村子东南角的一处院墙下会合,带队的百总唐坤小声地将接下来需要注意的事项向军官和伍长、什长们交代了下去。
……
村中几间最宽敞的房屋内,屋里哇啦的说笑声不断传出。
此刻,每一间房屋都坐了十来个身着重甲的军士,个个身材粗壮,铠甲上的铁叶反射出晃眼的光,布满凶悍和戾气的面孔与汉人有着明显的不同,脱去了头盔的脑袋上裸露着大片泛青的头皮,一根细长的金钱鼠尾晃悠悠地从脑后垂下。这些便是满洲镶白旗巴牙喇营的军士。
巴牙喇营是皇太极在位时将每一旗各牛录中的巴雅喇兵抽出而组建成的,算得上是各旗中最为精锐的常备军,在长年的征战中为清廷立下过赫赫战功,手上也沾满罢了无数无辜百姓的鲜血。
眼下,这五十几个巴牙喇兵正在一边吃饭一边高声谈笑着,或谈论着此次南下后的各种不同寻常的收获,或嘲笑着明军和大明百姓的怯懦无能等等,每当说到尽兴处,都会一起爆发出肆无忌惮的大笑。
正中的一间房屋里,一名分得拨什库(各旗巴牙喇营、阿礼哈超哈营等披甲战兵营中,五十几人为一队,领队的军官称分得拨什库,汉语名骁骑校)打扮的满洲官佐坐在首位上,在他的下首则是几名专达(什长)模样的巴牙喇兵小头目以及一名绿营千总和两名把总。
那绿营千总和两名把总正在不停地说着各种恭维话,再由一名汉人通事翻译成满语,不时引得那分得拨什库和几名专达得意洋洋地大笑。
“扑通!”正当那几个绿营军官说得高兴的时候,屋顶突然传来一声闷响,似乎有人将什么东西扔到了房顶,随即便是噼噼啪啪地作响,很显然是屋顶的茅草被点着了。
这下,屋中的众人都是脸色一变,放下了手中的碗。
紧接着,一名专达模样的小头目猛地站了起来,抽出腰间的顺刀朝门外一指,几里哇啦地吼了一句。顿时,那名分得拨什库以及其余几名专达也全都站了起来,以最快的速度拔出了腰间的兵器。
与此同时,其余的几间房屋内也都传来了巴牙喇兵们的惊叫怒骂,混合着簌簌的铁叶碰撞声和尖锐的兵器出鞘声,响成了一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