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宝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章 宝庆 (第2/3页)

,大军,大军……”

    旁人顺着他的手臂指向极目远望,须臾,便见远处旗帜翻滚、如云似海,旗下人影攒动,黑压压的一片,望不到边际。点点金属闪光在阳光下汇成一片海洋,格外耀眼,想必那便是甲胄的反光。又闻得连绵不绝的战马嘶鸣,马蹄作响,听那声势怕是不下几千匹之多。

    震惊,此刻正在观望的军户心中,只剩下了震惊二字!

    不久之后,当大军开至近前、在官道上络绎不绝地通过时,军户们心中的震惊又随之变为震撼。

    似海的旗帜,鲜明的衣甲,如林的枪戈,迤逦前行的炮车、锃亮的火炮,还有那严整的队列,雄浑的步伐,再兼之历经血战磨砺出的杀气,雄师劲旅的风范显露无遗。

    “那便是都指挥使大人的大旗!”一个恰好在田边巡视的百户突然惊喜地超前一指,对周围人说道。

    “哪儿呢?”

    “那里!”

    翻涌的旗海中,两面旗帜高出周围一大截,鹤立鸡群一般格外显眼。其中的一面红旗依旧是虎符图案,旁边的一面则有一个斗大的“庞”字,如果再走近一些,还能看到一行小字:定武侯,右都督府都督同知,湖广都司都指挥使,湖广镇总兵官……

    “都指挥使大人!”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军户满怀着感激和激动率先跪倒在田里,朝着大旗的方向连连磕头。

    “都指挥使大人!”

    “都指挥使大人!”

    ……

    越来越多的军户跪了下去,感激之声汇成一片。公道自在人心,作为最底层的他们,或许并没有太多的见识,但自古传承下来的知恩图报传统早已深入他们的骨髓。谁真心实意在为百姓做事,他们心中自然有杆秤。

    “去让军户们都起来,安心收割,勿要误了农时!”帅旗下,庞岳朝卫远吩咐道。

    “遵命!”

    当卫远领命而去,庞岳又不禁朝周围的部将、幕僚感慨道:“这便是大明的军户,推而广之,大明的普通百姓均是如此。对他们而言,庙堂上的明争暗斗,疆场上的风云角逐都太过遥远。他们所渴求的无非是能够吃饱穿暖、延续祖宗血脉,谁能给与他们这些,他们便会对之感恩戴德,哪怕遭遇剥削压榨也会甘愿忍受。然而纵观古今,百姓们的这两个简单愿望也通常成了一种奢求。至于后世之人,又往往只会想起当年众豪杰争雄逐鹿、建功立业的辉煌,而王图大业的根基下掩埋的亿兆枯骨则早已被忘却。是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也!”

    “华夏之民,自古忠厚纯良。今大帅能施行仁政、善待百姓,百姓自然会以满腔赤诚回馈之。倘若今日之局面能持之以久、推而广之,那便是真正的太平盛世!”张云礼道。

    “一时一地之兴盛,为之不难,而长久之兴盛、天下之兴盛却殊为不易。大明若要再现盛世,不可谓不任重道远!”田世尊随之感慨。

    庞岳微微颌首表示赞同,目光从官道两旁收回、重新投向了远方。面色平静,若有所思。

    此时距上次自衡州出发进军两广,已有将近半年。在这段时间里,局势又发生了可谓天翻地覆的变化。

    失陷了大半年的两广归回大明治下,两广清军全军覆没,清两广总督佟养甲、提督李成栋授首。满清的势力触角重新缩回福建。

    收复两广之后,湖广镇与马进忠、陈友龙部近三万大军继续屯驻当地,一边休整一边清剿清军残兵,协助重建的大明官府维持地方,重建统治秩序。由于两广沦陷时间并不算太长,人心未失,基础尚存,因此数月过后已经初见成效。

    一向力图进取的隆武帝更是借着这个机会好好地整肃了原本已经开始与朝廷离心离德的两广文官武将集团。原两广总督丁魁楚投降被杀暂且不论,至于望风而逃的原广东巡抚朱治涧、广西巡抚曹烨以及其余抛弃牧守之责的地方官员,悉数被撤职查办。两广境内数镇不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