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节:山林与废村 (第2/3页)
所以更为官方的说法应当是辅道系统之类。但人们既然已经用惯了这个说法,也便就这样延续下去了。
亨利一行的第一步是沿着道路往上走以获得更大的视野,但辅道的主要部分因其功能是缓解国道压力缘由,所以中途便改了方向,是向着南面走去的。
而在偏离了较常被使用的部分以后,余下的道路就时常需要停下来寻找,并用单手刀进行开辟工作。
品质算不上优良,然而这把单手刀仍旧堪用。东海岸北部的冰雪小国盛产优质铁矿,这就如同厨子们爱说的那句“谁都能把上等牛肉做得无比美味”一样,素材的品质之高使得随便一个铁匠也能把东西处理得踏实耐用。
用钝了磨一磨便是,作为佣兵,作为冒险者,各种修缮工具如磨刀石与保养油等基本上是不会离身的。大大小小的冒险者相关店铺总会卖那种切割成掌心大小的磨刀石,这种便携的尺寸很适合装在皮包里带在身上。它通常是很细的精磨石,用来修复利刃的正常磨损。
但若是经历过血战或者非正常使用,例如新手们常见的瞄着对手的武器——而不是身体——攻击造成的崩刃与卷刃,或者某个笨蛋把自己的剑当成页锤对着穿着盔甲的对手最硬的地方一通乱敲。这种程度的损毁就只能换一把,或者交予专业铁匠进行修复工作了。
当然,一把砍得坑坑洼洼剑刃像是锯齿的剑依然足够致命。尽管它没那么高效了,但在紧急情况下仍旧可以拿来继续战斗。
——话归原处,如我们的贤者先生与洛安少女这样老练的冒险者,除却备用衣物与寝具这些存放于露营地点的大件物品,通常身上都会形影不离地带着一些必备的小物。
简便的火镰和石英配上碳布仅仅占据掌心大小的空间;切成小拇指长浸了融化蜂蜡的麻绳只要揉开就可以成为不错的引火物和临时烛芯。此外再加上缝纫套装与修复利刃用的磨石,再备上一些药草绷带之类的急救用品,将这些分装到缝隙和表面都抹了蜂蜡烤融进去的防水腰包,便构成了形影不离的随身套装。
老练的冒险者都有自己的一套随身装备,这套装备通常是和匕首短剑结合在一起的。而随身的长剑之类则通过可拆卸的挂扣或者皮带扣额外挂载。如此的设计是为了方便在进入室内坐下时可以暂时解除长剑,又或者在一些禁止明面携带刀剑类武器的地方,可以先摘下裹起来放着。
毕竟哪怕是较短的剑也通常有一米左右,人在坐下来的时候实在是十分碍事——这点换到一行人眼下在森林中行走的时候亦是如此。
出身北方藩地的老乔和弥次郎对南方的森林有多密集一无所知,尽管贤者在前方带路而他俩又只携带一把长腰刀,但在林间穿行时刀鞘仍旧时不时就会磕碰到树木枝丫。
和人的刀鞘精美如艺术品,木芯的鞘表面大漆通常会处理得如同镜面一般光滑。但越是完美的东西瑕疵就越是刺眼,在林间穿行不一会儿,弥次郎已经开始再三回头看着自己的刀鞘,并且深深地皱起了眉头。
武士们的武器保养几乎是带有仪式性神圣化作风的,对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