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 (第2/3页)
跟着下马参拜。
话说这袁可立的“三世司马”和“宫保尚书”二石坊,也是睢州城一大名器,单说这匾额最上方刻有明崇祯皇帝亲笔御书的“玉音”二字,而那“玉”字中间的一点偏点在了右上方,亦为古今之一大奇观。
石坊两边书“四朝元老、五世恩荣”字样,中间坊额是袁可立祖、父三世的恩诰功名,文曰:“诰赠资政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袁永康、诰赠资政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袁淮、特授资政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袁可立”。
字为袁可立的同年书法大家董其昌亲笔,字体流畅秀逸,大可尺余见方,而纪事匾为当今南都大学士礼部尚书孟津王铎所书。
领衔督造这大石牌坊工程的便是前京营总督李国祯和袁可立的门生杞县状元刘理顺,说起来,袁氏虽不如孔府,但也算是名满半个天下。
这个时候,在石坊周围一名身穿白色衣衫的文人笑着说道:
“素闻安东候凶恶狠毒,麾下山东兵马视同虎狼,今日一见,尽皆虚言。”
董有银正想习惯性的发话,但忽然想到什么,最后却是一声不吭,众人只等王争亲自上前,颇有趣味的说道:
“在下王争,敢请教阁下大名。”
“不敢。”看见王争如此恭敬,那白衫文人似乎有些惊异,连道不敢,拱手回礼,说道:
“在下越其杰,万历年举人,不才现任睢州兵备副使,兼领凤阳府监军。”
听到这话,王争明显是眼前一亮,抱拳道:
“原来是天下名士,可愿入我山东军议司为官?”
这一出搞的越其杰是又惊又慌,一句话没说完,竟然当众拉拢自己到军议司为官,一时间难以接受尚且不说,实在不知该如何作答。
不过山东镇军议司何等存在越其杰一样心知肚明,那就是山东镇的文人班子,安东候王争亲自拉拢,想必职位不会太低。
当下,越其杰哈哈一笑,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侧身做了个请的姿势,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